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专业视角 > 正文

“性早熟”发病率为何急升 环境激素是元凶

2010/8/20 15:17:17 来源:网友

  8月17日(周二)下午6点,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特需门诊其他诊室已经没有病人,蔡德培医生诊室的门前却还是络绎不绝。

  已经退休的蔡德培每周二、周五上午开高级专家门诊,每周二、周三下午开特需门诊,虽然挂号费分别达150元和300元,但非常难挂上,只能通过电话预约。来看病的多数是七八岁的小女孩。她们的家长最希望知道的是:自己的孩子有没有性早熟?性早熟与什么原因有关?今后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今年8月初以来,因为媒体关于“圣元奶粉疑致女婴性早熟”的报道,性早熟问题受到空前关注。8月15日下午,卫生部紧急举行新闻发布会,称湖北三例婴幼儿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与食用圣元优博婴幼儿乳粉没有关联,目前市场上抽检的圣元乳粉和其他婴幼儿乳粉激素也含量没有异常。

  虽然卫生部专家组为圣元奶粉洗去了“冤屈”,但人们对于性早熟的担忧并未因此而消退。

  实际上,性早熟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儿科专家和公共卫生专家的重视。但令人尴尬的是,中国缺乏对性早熟的研究。或许,圣元奶粉事件的意义之一,是提醒中国相关机构弥补这块长期被忽视的短板。

  真假“性早熟”

  根据卫生部的说法,从部分国内儿童专科医疗机构调取的就诊资料显示,近年临床就诊的儿童性早熟病例数未见异常升高趋势。

  蔡德培持有不同的观点。这位“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儿童性早熟等疾病”的专家,在8月16日的《新民晚报》上发表文章说,近年来性早熟发病率显著升高,已成为目前最为常见的小儿内分泌疾病之一,女孩发生性早熟比男孩高4倍-5倍。

  蔡德培表示,一般认为女孩在8岁以前、男孩在9岁前出现性征,或女孩在10岁前出现月经,可诊断为性早熟。这与卫生部专家组的解释略有出入,后者认为女孩性早熟的月经初潮年龄分野是9岁。

  据他介绍,女孩过早出现乳房发育,甚至月经来潮,而智力和性心理尚未成熟,容易发生社会问题,也给家长造成精神和生活上的负担。另一方面,在性征提早出现的同时,往往伴有骨骼生长加速,患儿虽暂时较同龄小儿高,但由于骨骺提前融合,成年后身材往往比正常人矮小。典型的真性性早熟患儿,约有半数最终身高不足150厘米。

  正因为此,来蔡医生这里的家长,最担心的是孩子以后长不高。

  按照蔡德培的描述,性早熟可根据发病原理分为真性、假性及部分性三类。真性性早熟是由于体内掌管青春发育的调节系统——“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提前启动,男性可排精,女性可排卵,故可导致生殖能力提前出现;假性性早熟是由于体内某个病变部位如性腺肿瘤等产生大量性激素,或因服用较多含有性激素的食物或药物,使血液中性激素水平升高,但患儿“下丘脑-垂体”未启动,故并不具备生殖能力。

  至于部分性性早熟,大多为单纯的乳房提早发育,不伴有其他性征发育,骨骼发育也不加速,多见于较小年龄儿童,主要与患儿下丘脑稳定的负反馈调节尚未建立,而有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垂体分泌的卵泡刺激素一时性的增高有关。这个描述,与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伍学焱教授在卫生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的“微小青春期”(minipuberty)比较接近。

  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儿科乔丽丽医生说,目前性早熟的发病率大概是十万之一千。按照这个比例,上海300万儿童中,有3万儿童出现性早熟。

  一般而言,女孩中的性早熟者明显多于男孩,真性性早熟的比例也明显高于男孩。不仅如此,女孩中80%的性早熟都是特发性的,即找不到特别的原因。乔丽丽还说,倘若不加注意,假性也可能转变为真性。

  在全球范围内,性发育提前已是不争的事实。8月9日,美国《儿科学》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根据北卡罗莱纳大学科学家对三个城市1200名女童的调查,黑人女童在8岁时乳房发育到第二期的比例达43%,与1997年相比下降5%;白人和西班牙裔8岁女童的比例分别为18%和31%;此外,约10%的白人女童7岁时乳房发育到第二期,比1997年翻了一番。根据伍学焱的解释,前述湖北三例婴幼儿的乳房发育即处在第二期的阶段,可以摸到乳核,但只有一粒绿豆大小。

  负责该研究的科学家推测出的一个结论是,外界环境中雌激素增多,导致白人女童性早熟比例迅速上升,但对黑人女童来说,其生存环境本来就比较恶劣,这些年可能还有所改善。当然,肥胖的影响也不能排除,过量脂肪细胞也会促进雌激素的分泌。目前,这些科学家正研究受试儿童的血液和尿液标本,以寻找其中的雌激素。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