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批发市场一次性筷子大多“裸”卖

2010/7/8 17:03:16 来源:网友

  6月22日,商务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税务总局、质检总局、林业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七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餐饮与饭店业开展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一次性筷子生产、流通和回收环节监管,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至此,屡禁不止的“一次性筷子”,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为什么明知一次性“卫生筷”不卫生,还有如此多的餐馆提供一次性筷子,有如此多的消费者热衷使用一次性筷子?记者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市民并不知道一次性筷子也有保质期,在成都的中式快餐店、面馆和小饭店等餐饮场所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外包装上也并没有标注保质期。一双小小的一次性筷子背后,不但纠缠着商家的经济利益,还牵涉到人们的消费习惯。

  记者调查

  批发市场一次性筷子大多“裸”卖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了五块石食品批发城。这里散布着大大小小10余家专营一次性用品的商店,一次性筷子在这里供不应求。

  记者以开餐馆为名,询问有没有一次性筷子。“高中低档的都有”,老板热情地推销起了自己的产品。低档筷没有任何包装,没有标注生产厂家及生产日期,但是非常白净,一把把用绳捆着,直接装在编织袋里。老板介绍说,一包筷子大约2000多双,卖40元,如果是常客还能便宜,优惠后每双1分多。

  “目前,多数餐馆选用裸筷,杨木筷子没有外套的2.5元100个,有套的则要贵一些。”老板一边说,一边从摊位下掏出一个编织袋,带出一溜烟尘。打开袋子,里面是用皮套捆绑的无外包装的一次性筷子。“这种质地很好,虽然没包装,但是便宜,我们一天要走好几件。”老板说。

  “出口转内销”大多已过期

  记者注意到,老板说的中档筷子,包括质地稍好一些的桦木筷子,每一双上都套着塑料袋。高档货则每100双用塑料袋包装起来,每双筷子还有单独的塑料袋,赠送一个牙签。

  “这些是出口转内销的,一件3500双,卖价90元。”老板说,这些筷子不仅有条形码、商品名、制作材料,还备注有生产日期。

  而根据质检总局2006年颁布的《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实施细则》,一次性用品最小包装单元上应该对产品保质期有所标注,经消毒的一次

  性筷子保质期最多为4个月。这些所谓“出口转内销”的筷子,尽管保留了生产日期,但是不少已经过期好几个月了。

  这位老板表示,选一次性筷子不必太讲究。好的筷子本身就白,色泽较差的就进行漂白,一般的食客根本看不出来。

  小餐馆几乎都有一次性筷子

  昨日中午,记者走访了成都市内数家餐馆、饭店,发现大一些的餐馆均使用可循环的塑料筷子,小餐馆则几乎全部提供一次性筷子。无论在小餐馆就餐还是叫外卖,顾客使用的全部是没有任何包装、裸露在外的一次性木筷。也有的小店桌子上摆的是可循环筷,顾客问有没有“一次性筷子”的时候才拿出来,有点像在“躲猫猫”。

  在城东的一家小餐馆内,老板表示对于一次性筷子也应有保质期限这事,“从来没听说过。”

  餐馆老板表示,店内虽然也有可循环的筷子,但是很多顾客会嫌洗得不干净,反而不如一次性筷子受欢迎。

  但是,记者在市区内的一些中高档餐厅,看到的是统一摆放的消毒餐具,而一次性筷子却不见踪影。“我们早就告别了一次性筷子的时代。”一家餐厅负责人告诉记者。

  食客认为“卫生筷”干净

  在沿街的另一家餐馆内,正在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小李告诉记者,比起普通消毒筷,他更愿意选择一次性筷子,理由是这样的筷子“没有入过别人的口”。

  采访中,记者还注意到,学生一族已经成为使用一次性筷子的主力消费群体。当被问及原因时,不少学生表示,“主要是图个方便!”此外,即使是选择了消毒筷的顾客,不少人在拿到筷子后,都会顺势拿桌上水壶里的热水烫一下筷子,有的甚至拿醋从头到脚给筷子“冲澡”。

  部门回应

  质监局督促企业规范产品包装

  四川省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次性筷子的生产材料有竹子和木材,不同类别的一次性筷子生产工艺和储藏方式不同,要统一标注一次性筷子的保质期很难。在销售环节,很多经销商和消费者也并未在意“保质期”。四川省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督促企业按照国家规定严格规范标注产品包装的标识标志。

  餐饮协会响应通知倡导企业自律

  “站在资源和环保的角度考虑,

  我不赞成使用一次性筷子。”四川省饭店与餐饮娱乐行业协会会长何涛说,过去也曾大搞过“筷行动”,倡导食客自带筷子,餐馆尽力不提供一次性筷子,但是收效甚微。“今后,我们将要求餐饮企业积极响应这个通知,行业协会也要倡导企业自律。”何涛认为,要对一次性筷子说不,不能靠食客自身去选择,因为他们是被动地接受服务。而应该靠餐饮企业从提供服务的根源上杜绝一次性筷子,餐馆不提供,消费者自然就不会使用一次性筷子了。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