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月饼:“豪华退场”背后的社会焦虑

2010/9/26 10:45:17 来源:网友

  中秋节前,月饼大战硝烟四起;中秋节后,身价骤跌的月饼上演一幕幕令人慨叹的“豪华退场”。这两天,记者连续追踪节后滞销月饼、月饼包装以及月饼券的三大去向,发现硝烟散后是无奈。

  食品安全的隐患、过度包装的浪费、“面子工程”背后公款为人情埋单的潜规则,成为人们应该反思的沉重话题。这背后,是惊人的社会资源浪费、环保损失以及对传统文化走向曲解和异化的担忧。

  卖不掉的月饼哪去了

  消费者期盼食品安全知情权

  年年岁岁中秋夜,岁岁年年吃月饼。中秋夜一到,节前“风光无限”的月饼到了它的“大限”,前些天卖得如火如荼的月饼,一夜之间便上演疯狂“大逃亡”。

  9月23日,中秋节次日,记者探访南京金润发、苏果、欧尚等超市以及新百和中央商场,无一例外的景象是:月饼均已撤拒,一些小超市的月饼也几乎一夜间“蒸发”了。难道前一天还铺天盖地售卖,一夜之间就卖完了?答案是否定的。

  那么,那些没卖出去的月饼又到哪去了呢?

  南京江宁区一家食品厂负责人告诉记者,卖不完的月饼一般通过以下渠道处理:一是在保质期内低价打折销售;二是内部处理给员工;三是在保质期内,把月饼馅料用来做其他糕点;最后就是集中销毁,或卖给回收站做牲畜家禽的饲料。记者以欲购买为由询问,这位负责人表示,没卖完的月饼每斤一元,没用完的月饼馅则退回到馅料厂家。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星级酒店中层主管告诉记者,尽管按要求过了保质期的月饼应集中销毁,但实际操作中,还是有一小部分改头换面后变成一些酒店的甜品。

  南京市有关部门虽早已明令禁止,绝不允许对剩余月饼进行再加工,但记者两天来以糕点店主的身份对几家月饼企业进行暗访发现,仍有少数厂家表示还有存货,愿将剩余月饼出售供二次加工制成其他食品。当记者询问月饼保质期时,各企业便改口称没有过期月饼了。

  很多消费者对“陈馅月饼”仍心有余悸。在南京新百商店,省级机关退休干部沙诚对记者表示出担心:“这些月饼,会不会也改头换面又出现在明年的货架上呢?”

  省社科院副研究员方明告诉记者,中秋月饼是一种时令性很强的商品,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食品安全问题防不胜防的宏观环境下,有关部门节前对月饼上市时的日常检查结果大都及时公布,可谓尽职尽责;而“节后月饼”去向的把关却难有公布。她希望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这方面的检查与信息披露,“说到底是消费者完整的知情权,更是职能部门监管的职责所在。”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