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国人已成食品安全的“惊弓之鸟”

2010/7/20 8:57:46 来源:东楚网

    麦当劳回应“橡胶门”称,在中国麦当劳售卖的麦乐鸡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特丁基对苯二酚两种物质的含量,完全符合现行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对消费者的健康无害。

  尽管,麦乐鸡中添加的“神秘”佐料有来自世界卫生组织乃至若干专家的“安全承诺”,但是,对于已成食品安全“惊弓之鸟”的国人来说,怀疑一切权威已经成为习惯。所以,麦当劳抬出“国标”来应对消费者和社会舆论,几乎是完全忽视了中国国情。因为,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已经通过“人肉实验”而知道了,所谓的“国标”只是一张白纸。其既在现实中缺乏对不法企业的有效约束,而且内容陈旧而宽松,没有考虑到当代人敏感的神经。

  不信任“国标”,不信任食品生产商,不信任知识权威,这是在诸多食品安全事件中,屡屡呈现出来的一种社会情绪。在一个食品安全危机四伏的社会中,任何食品安全事件,都是一场社会心理事件,而且这种心理阴影主要是由制度理性的缺失而造成的。在食品安全领域,制度理性就具体体现为国家标准,其既包括国家标准的制定,以及对于违犯国家标准生产者的惩罚等。

  在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中,大家已经看到,中国的国标要么是执行的还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标准,要么就是有些食品添加剂的标准是“人无我有”,要么是“人低我高”。西方国家严格执行的食品卫生与营养标准,到了中国这里只是简化为超标不超标,卫生与否、健康与否以及营养的多寡均不在约束之列。我们不知道,麦当劳的添加剂在美国合不合法,为什么在英国就没有,而在中国却又是合法的。只是,麦当劳敢于理直气壮地为自己的行为在中国声辩,恰恰说明了我们的国标有问题。

  中国的国标之所以如此不堪,很重要的原因是,国标的制定过程中,缺乏消费者的声音。在国标制定过程中,企业与消费者话语权的不对等,也就决定了很多国标实质上是尽最大可能保护了企业的利益。而法治环境的缺失,又令那些无视国标的生产者幸福地活着。

  国标制定环节的不公,以及执行环节的松懈,也使这一制度充满着荒诞。最该保护消费者的制度却去保护企业、甚至是纵容违法者,那么这样的制度也不可能取得人们的信任。这就让人们变成了食品安全事件的“惊弓之鸟”。所以,在麦当劳事件中,大家更应该追问“国标”之失与制度之蔽。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