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申城年味|除夕夜每样饭菜都有好寓意,油炸食物也不例外

2019/2/5 9:53:16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编者按: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其起源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新春贺岁围绕祭祖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等活动形式展开,热闹喜庆气氛浓郁,内容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

我国过年历史悠久,在传承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许多相传至今,如办年货、扫尘、贴年红、团年饭、守岁、压岁钱、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祈福、逛庙会、上灯酒、赏花灯等习俗。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文化观澜”栏目即日起推出“我们的春节”专栏,介绍春节假期里每一天的传统习俗,并邀请来自不同行业的讲述人讲讲年俗年趣。我们的年俗之旅,就从除夕开始。

除夕,意为“岁除”,是岁末除尘布新的日子,它与新年首尾相连,有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的含义。每到农历大年三十,游子归家,家家户户都是一幅团圆景象。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岁、贴年红、挂灯笼等习俗,而当晚热腾腾的年夜饭更是对辛劳一年的最好回馈。

除夕夜,全家男女老少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所以又叫“团圆饭”。这是农历年的最后一顿饭,讲究的是中国人最重视的“团圆”。不论是正在求学的学生,还是外出工作、远离家门的亲人,除夕都尽量赶回家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

明清以来,南方和北方的年夜饭有了明显区别。北方除夕多吃饺子,人们会把吉祥物包进馅里,以寄托对新年的祈望。如在饺子中放入一枚钱,谁要是吃到了便会一年大吉大利。南方的年夜饭中,有一道必不可少的菜——鱼。它是年夜饭里的最后一道菜,要等年夜饭吃到酒足饭饱之后才端上来。因为“鱼”和“余”同音,所以这道菜要留到大年初一才吃掉,寓意“年年有余”,象征着人们新一年里粮食满仓、金银满地。

除夕夜,桌上的每样饭菜都有寓意。吃团圆饭前要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这是年前的重头戏,也是年尾最重要的一顿晚餐。每道菜色都可说道说道,如萝卜,称为“菜头”,意为“好彩头”;鱼圆、肉圆,取“团圆”之意;“鸡”谐音“家”,表示“吃鸡起家”;韭菜方言“久菜”,表示“年寿长久”;一些油炸食物,表示“家运兴旺”;蔬菜不切碎,全吃,以祝长寿。随着时代变迁,年夜饭的做法更是五花八门,但万变不离其宗,每道菜肴都代表着吉祥,寄托了每位中国人对新的一年万事顺利的企盼。

当然对于小孩们来说,那一天最吸引他们的无疑是压岁钱了。吃完年夜饭,长辈们要给小辈压岁钱,以祝福他们平安度岁。《江乡节物诗》就形象地记述了清代这个场景:“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枕角自收藏。商量爆竹饧萧价,添得娇儿一夜忙。”

海派年夜饭的滋味

讲述人:奚雅芳(银行职员,60后)

民以食为天,年夜饭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餐。小时候“规矩多”,过年的前一礼拜就开始准备起来了,因为大人要上班,年货都是我们去买。买年货前,要凭每家的购粮证去里弄类似居委会的地方换专门的年货券,一个是炒货券,一个是糕点券,一个是专门买荤菜的。还分大户、小户,五口人以上是大户,以下是小户,大户的量多一点。

那时候物资没现在丰富,我记得炒货里有瓜子一斤、小核桃一斤,另外还有点木耳之类的干货,粉丝也是在年货里买的,平时吃不到。还可以买肉、买鱼、买蛋,鸡蛋是冰蛋,没有蛋白,只有蛋黄,我们一般用来做蛋饺。我家里四个小孩,往往买回来还没过年,瓜子之类的炒货就被吃光了。买年货要通宵排队,等一晚上,到早上6点半菜市场才开始营业,俗称“开秤”,营业员面前就一筐菜,买不到就没有了。买几样菜要排几个队,聪明人会占位子,拿板凳、砖头占座,这边买完赶那边,都要算好时间。

过年前还会去爆炒米花,小孩子喜欢,八分钱爆一桶,两分钱买糖精片,合起来一角钱。我妈年年做炒米糖,要用到麦芽糖,过去人家坐月子才发这个券,我妈就买过来,换点麦芽糖。那时,家家户户都要腌咸肉,做酱肉、风鸡、鳗鲞,石头、大缸这些工具家里都有。

上海人最讲究,现在也一样,买年货认准牌子,每样东西都要去各家挑。上海人喜欢去食品公司买糕点,到光明邨买熟食,到三洋南货店买腊制品,到淮海路的全国土特产买酱瓜,想吃烤鸡烤鸭,就去燕云楼。八宝饭要买王家沙的,松糕要买崇明糕,老白酒也是崇明的好,栗子蛋糕要去吃凯司令,至于蝴蝶酥一定是国际饭店最正宗。

吃年夜饭前要祭祖,米饭盛好后,要反过来倒扣在另一个碗里,小包拱起,祭祖结束后再热一次,才算正式开吃。家里专门有个“圆台面”,过年才拿出来用,往饭桌上一搁,方桌子就变圆桌子,寓意阖家团圆。上海人过去说“大菜”,或是鸡肉、鱼肉,或是蹄髈,这个菜是不能动的,要从大年夜放到初七、初八。因为物资缺乏,春节期间亲戚来往也多,不可能买很多个蹄髈,就拿这道菜做做样子,显显体面。我们小时候上桌要看大人脸色,自己不能乱夹菜,大人夹给你什么就吃什么。去别人家作客,大菜也不能乱动。这时候是最讲究规矩的,不好的话不能说,要说吉祥话。比如碗打碎了,要讲“碎碎平安”。过年吃饭,不能每个菜都见底,这叫“年年有余”。吃完年夜饭,要去换衣服、洗澡,只有这次洗澡,父母会花一点钱让你去澡堂洗。女孩子排好半天才能轮到,简直是一个风景线了。

上海的年夜饭讲究“老八样”,每户人家不大一样,有几样是必不可少的。蔬菜中,塔苦菜不能少,有“脱离苦海”的意思。烤麸,烤麸,意味着“靠丈夫”。熏鱼也是传统菜,寓意“年年有余”。还有一道菜叫“全家福”,里面有肉圆、蛋饺、粉丝、肉皮、咸鸡、黄芽菜等。春卷形似“金条”,寓意黄金万两,通常会做两个口味,一个芯子是豆沙,一个里头是烂糊肉丝。肉菜的选择也很丰富,可以做笋干烧肉、红烧肉、响油鳝丝、酱鸭等,都有一些吉利的意思。

到了年初一,早上起来,邻居间互送什锦果,这就算拜年了。客人来家里是一定要喝糖水的,红枣桂圆汤大年三十的晚上就烧上了,宁波汤团也都备好了。

现在,规矩少了,年味也没以前足了,很多人会去饭店包一桌吃年夜饭。回想起来,小时候过年是最开心的。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