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沿淮豆炒价“闹僵了” “三北”豆份额提升了

2015/11/25 11:18:40 来源:粮油市场报

受区域间信息传导,沿淮地区大豆价格互相追涨。面对日渐高涨的价格,收购商开始观望,部分市场大客户的存货量明显高于常年同期,而小户此时有续购意向,但产地车板价已高于同市场大户的销售价。

本周,沿淮产区依然持续阴雨,收购量仍将较低,但产区间均有部分商户捂豆待价,各集散地商户借雨期货少而要价偏高,收购商为争货源大胆收购,有货的大户更不怕没货的追价。继上周河南漯河地区收购价最高达4460元/吨之后,其他地区也跟涨到4340~4400元/吨。

本周低价位区域依然有续涨可能,但市场对产区车板价4500元/吨的接受程度尚未适应,对部分地区出现的4600元/吨更是“望而兴叹”,市场“冷漠”观望,令沿淮豆在短期内或将出现有价无市,并呈现僵持局面。

东北豆调整阻碍沿淮豆上行

沿淮地区大豆持续上涨,力逼蛋白企业转向,蛋白企业大批采购团队“恋恋不舍”地离开沿淮产区后,“马不停蹄”地转向东北。此时的东北产区,受沿淮大豆前期各种优势“逼迫”,明显的劣势致收购商不得不对价格做出调整,连续两周小幅下调,适逢沿淮地区行情上涨,东北豆已成为近期蛋白企业吞吐的主要原料。

东北牡丹江、缓化、黑河等地的收购商积极梳理前期价格,尽力调整收购方案,把高蛋白、低水分的大豆单收单放,以迎合市场需求。价格已调整到净粮入仓3500~3800元/吨之间,市场商品豆店面价3900元/吨,蛋白企业采购综合价在3600~3700元/吨之间,上周山东各企业入厂价仅在4040~4100元/吨之间,比沿淮豆现行入厂价低560~600元/吨,蛋白含量在37%~38%之间。东北近期水运费明显增加,流入南方各地已与火车费率接近,铁路运输的改革,方便了东北粮食的调运,汽车南下驻点量提升,优越的物流给东北大豆流出带来短期内的契机。由于东北收购商前期收购的库存量低于常年,价格调整后才得到正常释放,因豆农对价格不适应,加之近期内气候变化,雪后售豆量开始下降。

市场经营商在沿淮豆价的比衬下,对东北豆的现行价格开始接受。

上周,流入沿江以南和沿海江、浙、闽等省份的价格均在4060~4160元/吨之间;远距的云、贵、川及两广仅在4160~4260元/吨之间,比11月初均下降200元/吨上下。而沿淮地区流入上述地区的价格已高出东北豆600~700元/吨,受其影响,短期内沿淮各地上行的价格均会受到抑制。

湖北及苏北豆库存快速释放

上周,沿淮地区豆价涨幅较大,安徽、河南部分商户纷纷转向湖北采购,湖北产区前期库存明显得到释放,由于总量越来越少,湖北各地市跟涨速度不亚于沿淮。

本周,湖北原库存的早熟品种已由上阶段的产地车板价5160元/吨上涨到5300元/吨,“翠扇”品种也由4700元/吨上涨到4900元/吨,中黄系列品种已出现批量难觅现象,价格由5160元/吨上涨到5320~5400元/吨。由于该地区大豆出浆率仍高于沿淮地区,现行价格仍低于河南、安徽,市场经营商现阶段依然会在产地寻觅货源。

苏北的盐城、东台、大丰、沛县等地价格将续涨,部分品种涨幅已与沿淮豆持平,常规商品豆中黄系列产地车板价在4440~4480元/吨之间,部分单收大粒型品种出现4700元/吨价位,大乳白品种价格高达5300~5400元/吨。由于农户惜售,各地收购量均低于常年同期。

湖北、苏北产区上周流入市场的大豆份额已超过沿淮区域,沿淮地区的惜售追涨让市场转向,其他地区跟涨后总量得到正常消耗,对后期价格给予较大支撑。

沿淮地区的河南豆已流入市场和企业20%,收购商库存总量占15%;安徽仅流出20%,收购商库存占10%,约70%的总量在农户和商户手中。这样快速提价,拉长了市场消化时间,短期内采购不会积极,沿淮地区续涨的可能性大打折扣。本周虽然持续降雨,收货与卖货量均会持续走低,高收低卖现象待天晴后有出现的可能。

值得说明的是,东北豆目前的价格已经进入下调底线,市场和企业对质量要求苛刻,蛋白企业要求蛋白含量在37%~39%之间,市场更要求水分和出浆率,收购商收购压力渐增,加上豆农的惜售和特殊气候影响,库存总量偏低,对沿淮地区的冲击只是近期表现过强,但不宜借气候助推价格,使总量消耗太慢,将会给后市留下不可想象的阴影。

贵州、广西、湖南、江西部分地区的多轮强降雨是入冬后罕见的现象,部分地区越冬类蔬菜损毁较重,冬季豆制品销量会出现利好。湖北产区价格上扬后总量已不明显,沿淮地区经过本轮僵持后,库存总量得到消耗,下年度初行情依然会看好。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