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2010年之食品安全——敲响您身边的警钟(2)

2010/12/25 15:20:00 来源:生物谷

    4、乳制品拟全部检验三聚氰胺

    国家质检总局网站近日全文公布了《企业生产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细则规定,采购制度应保证对购入的生乳和原料乳粉及其加工制品批批进行三聚氰胺检验。

    根据细则规定,乳制品包括液体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部分脱脂乳粉、调制乳粉、牛初乳粉);其他乳制品(炼乳、奶油、干酪等)。

    5、婴儿性早熟事件

    日前,“武汉三名女婴性早熟”的病例经报道后引发社会强烈关注。据记者了解,武汉三名女婴家长称自己的孩子食用圣元奶粉,因此她们怀疑是圣元奶粉惹的祸。与此同时,在广东、山东、江西都发现同类病例。

    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随后在其官网上发布“致媒体的公开信”表示,圣元公司生产销售的产品不存在添加任何‘激素’等违规物质的行为。同时,圣元方面已委托律师准备对最先刊播此事的两家媒体提起上诉。

    最终结果:综合系列检测结果和临床会诊意见,卫生部专家组评估认为,湖北3例婴幼儿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与食用圣元优博婴幼儿乳粉没有关联,目前市场上抽检的圣元乳粉和其他婴幼儿乳粉激素含量没有异常。

    5问圣元激素门早熟事件

    多地出现婴儿性早熟 奶粉雌激素检测标准将公布

    蒙牛就涉嫌策划圣元性早熟事件发表声明

    6、“铁强化酱油”推广引争议 或会引发食品安全

    10月2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物强化办公室在北京宣布,我国与全球营养改善联盟共同开展的“铁强化酱油项目二期”工程当日启动,其目标是用三年的时间向全国推广,让更多的人买到铁强化酱油。

    然而消息一出,一条持质疑态度的相关新闻便开始在网络上广泛流传。有专家质疑,酱油中的补铁成分“钠铁EDTA”,可能导致人体内缺乏钙、铁、锌等物质。“它会影响锌的吸收,小孩吃了以后不长个。”该专家还说,有研究称,人体血液中的铁含量越高,患癌症的可能性就越高,应该通过调节饮食来达到补铁的目的。

    此专家观点受到了广泛关注,相关文章也被媒体纷纷转载,更有不少人对铁强化酱油提出指责,称“存在致癌风险的产品不应上市”、“不能强迫没病的人吃铁强化酱油”……一边是政府部门的大力倡导,一边是营养专家的公开质疑,铁强化酱油一时间成为热门话题。

    7、南京小龙虾致肌溶解事件

    今年7、8月份以来,南京医疗机构陆续收治了疑似食用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综合症的患者,截至2010年9月7日12时,南京共收治23例与食用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症的病例。

    事件结果:9月7日下午,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小龙虾疑致横纹肌溶解综合症事件向媒体通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分析,疑似小龙虾致病病例是与食用小龙虾相关的极少数个体出现的一过性横纹肌溶解综合症,属于哈夫(Haff)病,与食用小龙虾有关。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