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中国将大力种植马铃薯以确保粮食安全

2010/6/11 8:50:16 来源:新浪网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6月11日报道:中国寄望薯类作物,特别是马铃薯和甘薯种植以保证满足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粮食供应。

  谢开云, 中国农业科学院及国际马铃薯中心北京联络处专家说种植马铃薯和甘薯将帮助中国实现到2020年粮食增产1,000亿斤的目标。

  “中国科学家在水稻,小麦和玉米这三大粮食作物上的研究开发已经尽力。但薯类作物还有待进一步开发,”他说。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中国2008年粮食总产量达52870.9万吨,其中的47,027万吨是水稻,小麦和玉米。

  “提高这三种粮食作物产量的空间已经不大了。相形之下,种植薯类作物,特别是马铃薯有很大的潜力,” 谢说。

  相比水稻和小麦,马铃薯种植需要的水量比较小,并且对土地质量要求不高,这些都是马铃薯种植的优势所在,特别是当中国正在面临水短缺和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

  中国在三大粮食作物单产上都领先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小麦产量是4.61吨/公顷,世界是2.76吨/公顷。我国水稻和玉米单产分别是6.38吨/公顷和5.28吨/公顷,而世界平均单产分别是3.38吨/公顷和3.41吨/公顷。

  作为稻米之乡,中国在过去很多年都没有给予马铃薯种植足够的重视,导致现在的产量比较低。

  根据中国农业年鉴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大约530万公顷,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但平均单产只有15吨/公顷,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平均45吨/公顷。

  中国政府自2007年起在一些省份开展试点项目以加紧提高马铃薯产量。

  “通过在陕西省榆林种植优良品种,那里的马铃薯单产达到75吨/公顷。可以预计在全国实现平均单产30吨/公顷并不困难,”谢说。

  今年二月,中国政府与国际马铃薯中心签署协议将在北京建立马铃薯研究中心。“这个中心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开发出适合在中国地区生长的优良品种,”谢说。

  同时,今年年初,国务院宣布对种植马铃薯良种的农民给予补贴。

  “显然政府对发展中国的马铃薯产业抱有很大的决心,”他说。

  中国预计到2030年当人口开始保持在大约15亿规模的时候,每年需要多生产1亿吨粮食。

  然而也有专家质疑种植薯类作物是否真的对中国粮食安全如此重要。

  陈凡,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表示当前的食品消费结构意味着马铃薯不会代替水稻和小麦成为中国的主食。

  “目前,对于中国大多数人来说,马铃薯只是作为蔬菜食用,他们还没有习惯像很多外国人一样把马铃薯当作主食。”

  农科院教授卢布说依据目前的种植技术,中国的三大粮食作物依然有提高产量的空间。

  “比如水稻,先进的栽培技术可以将单产提高到9吨/公顷。另外,国家也在努力扩大=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这些都将有效保障粮食增产目标的实现。” (中国日报记者  金珠  编辑  潘忠明)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