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辐照食品都吃过却没人知道 谁来保护知情权(2)

2009/8/6 16:43:07 来源:南京晨报

    不少消费者不禁提出疑问,若是辐照食品的辐照量超过了安全范围,无疑对人体有害,那么如何检测辐照后的食品是否安全呢?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将经过辐照的食品拿到食品检测中心检测,的确可以通过放射后衰减的残留程度来确定是否安全。但问题是,因为众多产品均未将辐照标识标注出来,从而无从知晓该食品是否经过辐照,因此专门监管食品生产的质监部门在常规的食品检测过程中,就参照国家的强制标准,如果标准未将此项列入,那么“辐照”残留就不在常规检测范围之内。而南京市一位质监人士也表示,此前没听说过有要求专门检测辐照残留的产品。而专门为企业进行辐照的加工厂,并不直接生产商品,因此应属于卫生部门来管。

    那么卫生部门又是如何监管的呢?南京市卫生监督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前辐照的加工厂确实属于他们管理,包括辐照设备是否安全等等,他们都进行监管。但6月1日国家新的食品安全法公布之后,质监、工商、药监、卫生等部门的职能有了变动,食品生产和加工都归质监部门管,食品流通归工商部门管,而卫生部门则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综合监督、组织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统一发布重大食品安全信息等6大职能,因此辐照加工厂就不归他们监管了。现在即使加工部门属于质监部门管,业内人士表示,估计一时也很难管,“他们不生产最终产品,QS标志估计都申请不了”,无从下手。

    谁剥夺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虽然卫生部门表示安全范围内的辐照食品对人体健康无害,但因为处于监管的“间隙”,一旦辐照超标,就未必安全,已有报道指有个别黑心的辐照厂为了缩减成本而加大辐照计量。而事实上,和转基因食品类似,该技术在世界上也是有争议的。有数据显示,截止到目前,世界上只有42个国家正式批准了240多种辐照食品的标准。有些国家则严格禁止辐照食品。例如欧盟也对辐照食品持相当严格和谨慎的态度,允许辐照的食品,只限于药草、香料和植物调味料等物质;而日本也只批准了土豆等少数食品的辐照处理。而且国外有临床显示,该技术使用不当,产生的辐解产物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危害,比如有辐照过的青霉素钾引起摄入的小白鼠罹患癌症的案例。

    不少消费者提出,为什么采用辐照技术这么多年,坊间却从未听闻?为何明明有规定要将辐照标志明确标识,但市场上却难得见到该标志?是不是因为生产企业认为标出来会影响产品的销售而达成了“一致”的默契?为什么卫生部门此前明明知道有这么多辐照食品,却没有下力气监管,强制企业将标志标在外包装上?

    采访中,在超市购物的吴先生表示,“就像油一样,现在大大方方把转基因标在外包装上,就给了消费者选择权和知情权,认为它不安全的人可以选择其他品种,哪怕会贵一点,认为可以接受的照样会买。但如果厂家都‘闷着葫芦摇’,就剥夺了我们的选择权和知情权。最无辜的,也就是我们老百姓。”

    目前,大家都在呼吁相关部门应依据安全评估标准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以确保食品安全。据了解,在近期清理食品卫生配套规章过程中,卫生部已将《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列入修订计划,将废除其中与《食品安全法》不一致的内容,明确辐照食品风险评估制度,同时将进一步完善辐照食品安全相关标准。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