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金威啤酒预亏 区域品牌陷扩张围城

2007/12/16 10:39:28 来源:中国经营报

   最近,一向盈利能力突出的金威啤酒(0124.HK)意外发出全年亏损公告,给国内不少啤酒企业泼了一盆冷水。

  在近几年的国内啤酒企业跨区域扩张中,金威啤酒是区域品牌中冲得最猛,也是最先受挫的一个。除了异地扩产、巨大投入以及运作市场不利拖垮业绩外,金威啤酒广东大本营也正受到国内外大品牌的围攻,盈利能力严重下降。

  “啤酒行业早已是资本说了算,区域品牌与国内外巨头的竞争筹码正在变少。”一位啤酒资深人士认为,而目前原材料等价格猛涨将进一步推动市场向大企业集中。

  跨区域扩张由资本说话

  近日金威啤酒发出预亏公告称,2007年可能出现全年度经营亏损。在此之前,金威啤酒的半年报已经亮出红灯,集团综合盈利比2006年同期锐减了77.5%。

  “金威啤酒亏损是战略问题,这两年它先后进入东莞、汕头、天津、西安、成都等地建厂,估计投资额在30亿元左右。”一位华润雪花啤酒的高层分析,而且金威啤酒选择进入的市场对手都很强势,所以在前期的市场运作上也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但是在跨区域扩张中,大的啤酒企业却能顶住亏损压力。

  今年华润雪花啤酒收购了贵州瀑布啤酒厂,该厂的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今年公司预计亏1300万元,明年预亏800万元,后年预计能赚钱。”他解释道,一般的地方啤酒企业是受不了连续亏损三年的。

  据记者了解,目前华润雪花啤酒在华南地区的东莞厂也在亏损中,还有浙江等部分市场业绩也不理想。

  对此,上述华润雪花啤酒高层透露,公司董事会一般会给工厂一个3年的周期,现在缩短为1年或者2年,然后要求工厂实现盈利。

  “这背后是国内大企业的资本杀伤力。”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如华润雪花、青岛啤酒(600600),它们有资本承受局部市场的暂时亏损。但是,区域性企业手上的资本筹码少很多,金威啤酒预亏也给区域企业的扩张蒙上了阴影。

  过度竞争利润不保

  金威啤酒预亏的另一大关键原因是,其所在的广东大本营受到国内外大啤酒企业的挤压。

  广东省啤酒协会会长郭营新介绍,目前广东啤酒产能是500万吨,今年产量320万吨左右,还有百威啤酒的三水工厂等项目在建设中。企业之间出现过度竞争局面。

  金威啤酒广东一个区域销售经理告诉记者,为了进入以及抢占更多的市场,金威啤酒的产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低档产品的比重越来越大,销价很低。据了解,现在金威基本上以每箱(12瓶)30元的金威2008啤酒,以及每箱48元的金纯啤酒等两个价位的产品在支撑市场。

  “产品的利润很低,公司主要追求销量,因此每个做业务的销售任务都特别重,三个月完不成任务就要被淘汰。每天简直跟打仗一样,压力特别大,以前晚上12点多就能睡觉,现在都养成了早上4点睡觉、8点起床了。”他补充道。

  业内人士分析,低档产品比重增加会使企业利润下滑,尤其是在销量不能持续突破的时候更明显。

  而区域市场啤酒企业过度竞争的结果是,拼费用、拼成本。据上述金威区域销售经理反映,现在企业的销售成本增加很厉害,如近来燕京啤酒(18.65,1.37,7.93%,股票吧)就在广东大搞“开盖有奖”的活动。还有在广州市场,啤酒企业投入大量的钱来包场,即与终端签订协议不让其他品牌进入销售或者促销。月销量在70箱以上的终端几乎都已经被各个啤酒企业瓜分。

  郭营新告诉记者,几年前广东啤酒行业的每吨酒利润一般可达300~400元,是全国平均利润水平的5~6倍,但现在已经下降到100多元了。

  成本重压加速行业整合

  但是对于金威啤酒来说,明年的日子可能更难过。明年原材料等各种成本猛涨的情况下,区域性啤酒企业盈利预期并不乐观。

  上述金威啤酒的区域销售经理透露,2008年啤酒原材料的采购价格为,进口大麦每吨从2100~2200元人民币上升到4600~5200元,进口麦芽的定价从每吨3400~3600元人民币提高到6000~6200元,还有啤酒花的价格是原来的3倍左右。“估计还要涨价,由于没有货,我们只订到了60%。”

  还有其他成本也在上涨。如高油价使运输成本增加不少,现在经销商提出要运费补贴,以及瓶子等包装成本涨了20%。在人力成本方面,去年贵州雪花(瀑布)厂的年平均工资是11000元,而今年上升到14000元。

  “现在每家企业的成本压力应该都很大,我们厂消耗指标下降空间不大了,所以如果不进行涨价的市场很难操作。”华润雪花一个啤酒厂的员工表示。而部分地方啤酒品牌均表示,如果不涨价,日子就没法过了。

  据记者了解,有些啤酒已率先提价。还有企业通过内部整合以及减员来降低成本,如金威啤酒生产工厂的两个部门合并了。而包装越来越小、浓度越来越低也成为大多数工厂的选择。

  业内人士认为,成本上涨对区域性品牌来说压力更大,除了消化能力可能不如大企业外,区域品牌的议价能力也较弱,率先提价就意味着失去市场,所以更倾向于采取跟进策略。这将有利于大品牌乘机扩张市场,从而推动啤酒行业进一步集中化。   作者:徐春梅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