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深圳肉类食品合格率超88% 个别重金属超标

2006/11/17 9:48:01 来源:深圳新闻网

    16日从深圳市疾病控治中心了解到,深圳市食品污染物监测网对全市6个行政区域的超市、农贸市场等地售卖的禽畜肉类食品进行抽样检测,分别采集了鸡、鸭、猪、牛、羊肉及其内脏开展31个项目的检测,整体合格率达到88%,只有个别样品地重金属含量超标。

   合格率近9成 个别重金属超标

    肉类食品尤其是禽畜肉食品与市民的生活密不可分,据调查发现,深圳市民每天摄入的禽畜肉类食品为200克,是仅次于粮食(300克)及蔬菜(260克)的第三大类食物来源。为掌握市售禽畜肉类食品的卫生状况,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深圳市食品污染物监测网对全市6个行政区域的超市、农贸市场、餐厅、酒楼及集体食堂售卖的禽畜肉类食品进行抽样检测,分别采集了鸡、鸭、猪、牛、羊肉及其内脏,开展重金属污染、农药及兽药残留、微生物污染及相关的卫生质量指标等共31个项目的检测。

   其中,在检测的68份禽肉类食品中,铅及镉项目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分别有6及4份,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1.18%和94.12%;在43份禽肉类食品中开展致病菌的检测,1份检出沙门氏菌。在122份畜肉类食品中铅及镉项目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分别有5及8份,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5.90%和93.44%;在畜肉类食品中检出致病菌的项目数及份数都较禽肉类食品多,检出率分别在1.18%-11.63%(见表1)。

    尽管深圳市禽畜肉类食品总体的检测合格率均在88%以上,但个别样品中重金属铅、镉的污染严重,其中1份猪肉中镉的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及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限量值的20倍,禽肉、畜肉类中铅、镉的平均检测值、最高值及我国和CAC的限量标准。

   冷鲜肉是安全选择

   另外,检测结果显示,深圳市畜肉类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主要是受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致病性性大肠艾希氏菌、单增李斯特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等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成为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潜在致病因子。

    造成污染的原因是,目前深圳市肉品销售市场仍然以传统的热鲜肉为主导的购销方式,导致致病菌的污染与大量繁殖,因此,深圳新闻网提醒广大市民,冷鲜肉是目前安全的禽肉食品选择,因为它可以降低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风险。

    冷鲜肉又称冷却肉、冰鲜肉,是指对经过严格执行检验检疫屠宰后的畜禽胴体迅速进行冷却处理,使肌体温度在24小时内降至0至4摄氏度,并在后续的加工、流通和零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0-4摄氏度范围内的鲜肉。相对刚屠宰的热鲜肉,它经过两次冷却排酸,能迅速排出肉体内的热量,使肌肉不再僵硬,质地更柔软有弹性,鲜嫩易熟,还增加了肉品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使肉更加具有香味;而且,可以大大减少细菌污染。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