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新冠病毒 为何“中招”的总是冷冻食品?

2020/8/17 10:30:07 来源:贵阳晚报 作者

  深圳盒马女员工确诊!

  8月14日,广东省卫健委发布通报,一名在深圳工作的女性陈某在老家汕尾陆丰市确诊为新冠肺炎。通报称:患者为罗湖区水贝IBC盒马鲜生超市酸奶销售员。

  15日8时13分,盒马在微博发布通知,深圳21家盒马门店暂停营业,进行门店消杀。

  “海鲜”“低温”“冷链”成了当下国内疫情的关键词。其实,自7月以来,我国已有9地先后在进口冷冻食品或包装上检出新冠病毒阳性。

  老百姓最担心的是,冷冻海鲜产品还能买吗?为何“中招”总是冷冻食品?

  多地疫情

  “祸起海鲜”

  冷冻食品,尤其是冷冻海鲜,成了最近出现“新冠阳性”新闻最多的社会焦点。仅仅是8月中旬,权威渠道公布新闻报道就有几起:

  8月11日,烟台自大连口岸进口的3份冷冻海鲜产品外包装样本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深圳市龙岗区一份从巴西进口的冷冻鸡翅核酸检测呈阳性;

  8月12日,芜湖一家餐饮店的冷冻海鲜核酸检测呈阳性;

  8月13日,西安方欣市场的厄瓜多尔进口虾包装核酸检测呈阳性。

  据不完全统计,7月以来中国已有9地先后在进口冷冻食品或包装上检出新冠病毒阳性,分别为深圳、安徽、山东、辽宁、福建、江西、重庆、云南和陕西。

  其中,至少5地检出的阳性样品,均是来自从厄瓜多尔的南美白虾集装箱内壁和外包装;其余地区检出的阳性产品包括自巴西进口的冻鸡翅等。

  然而,在多地通报中,相关部门对可能接触相关产品的人员进行全面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这说明,病毒没从物品表面“转移”至人体身上。

  冷冻食品中招

  原因何在?

  中山三院感染科副主任李建国表示,大多数病毒都耐冷不耐热,非常不怕冻。以新冠病毒为例,研究表明在室温下可能会生存3个小时左右。但在20摄氏度以下,存活时间可能高达一周,在零摄氏度以下,时间则为几个月。

  虽然在低温环境下,病毒无法复制,但是其生物结构没有破坏,只要“换个环境”,它就可能兴风作浪。

  更难缠的是,新冠病毒的“粘性”强。李建国表示,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更容易依附在光滑表面上,所以进口食品的塑料外包装就成为了病毒的宜居场所。

  冷冻食品一旦被污染后,就可能会成为病毒传播的媒介,但因此有些民众认为应该抵制吃冷冻食品。李建国认为,这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做法,他建议,一方面,在运输冷冻食品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做好防护措施,戴口罩和手套,手套表面要消毒,若是中间有口罩脱落的状况,需重新更换新的口罩。一旦手套脱下也必须更换新的手套,尽可能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另一方面,对于购买者来讲,在超市购买时,记得戴口罩,购买冷冻食品时,看中再购买,不要反复挑选,减少接触频率,同时挑选后记得进行手部清洁。

  采取更多举措

  防控疫情加码

  目前, 广东多家大型零售企业已立即行动,采取更多举措,对防疫防控再度加码:有商超全线下架所有海产品;有商超要求所有进口肉禽类水产需经核酸检测,合格后才能上架;有商超每周对需冷链储存、输送的商品和包装、货架进行抽检。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李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尚无新冠病毒经食物传播的证据,全球确诊报告病例、我国确诊报告病例也都没有因进食食品而出现病例的报道。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