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健康资讯 > 正文

钟南山谈预防病毒:现在关键要做好预防 戴口罩还是有用的

2020/1/21 14:07:09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

  20日晚,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此次疫情的源头主要在武汉当地的海鲜市场,实际上这个海鲜市场里相当多的不是海鲜,而是“野味”,就是野生动物。

  他说,综合各方面信息,初步从流行病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病毒通过野生动物传到人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钟南山:现在关键要做好预防

  钟南山表示,新型冠状病毒跟SARS病毒相比,尽管有很多的同源性,但是是平行的,完全不同的病毒,只是某些方面有近似的地方。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正在爬坡,但是相比SARS,传染性没那么强,毒力也还没那么大。至于以后会怎么样,既要看病毒的发展情况,也要看我们如何很快地控制病情,减少它的传染。

  钟南山还表示,现在关键要做好预防,现在大部分病例来自武汉或者去过武汉,所以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就不要去武汉。如果有一些不舒服或者感冒,应该到当地的发热门诊去看病,必要时进行排查。

  预防病毒:戴口罩还是有用的

  钟南山说,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戴口罩还是有用的,听说N95口罩已经卖到脱销,实际上并不一定非要戴N95口罩。因为病毒不是单独存在的,常常是存在飞沫中的,一般的口罩是能阻挡大部分带有病毒的飞沫进入呼吸道的。

  钟南山还表示,武汉减少输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武汉会有很严格的筛查检测措施,特别是体温检测,体温高的不建议离开武汉。预防和控制最有效的方法是早发现、早治疗,确诊病例的隔离治疗非常重要。

  新型冠状病毒目前没有特效药

  钟南山说,这个新型冠状病毒目前没有特效药,但是现在正在进行一些动物试验观察,科学研究要跟上。春节期间,估计得病的人数还会有增加,要防止传播,防止出现“超级传播者”。

  延 伸 阅 读

  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我们该怎么预防?

  针对湖北武汉等多地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回应说,当前疫情仍可防可控。

  记者从中国疾控中心了解到,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并非SARS、MERS病毒。目前初步调查显示,该病毒人际间传播能力和致病性均较SARS弱,因此,不必为此感到恐慌。那么,我们个人应如何预防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根据中疾控和世界卫生组织各方专家的观点,公众预防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勤洗手。包括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咳嗽或打喷嚏后;照护病人时;饭前便后;手脏时;在处理动物或动物排泄物后,立刻用肥皂、含有酒精的洗手液和清水洗手。

  二是主动防护。在自己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或袖口或屈肘将口鼻完全遮住,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并洗手。易感人群应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可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风险。避免在未加防护情况下与病人密切接触,避免触摸其眼、口、鼻。同时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开窗通风,环境清洁。

  三是避免密切接触。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情况下与养殖或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避免与生病的动物和变质的肉接触;避免与生鲜市场里的流浪动物、垃圾废水接触。

  四是良好安全饮食习惯。将肉和蛋类彻底煮熟食用,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

  焦 点 关 注

  若近期去过武汉回到居住地后要注意什么?

  20日晚,国家卫健委官方微博“健康中国”对一系列公众关心的话题作了回答。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表现有哪些?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2.如果出现早期临床表现,是否意味着自己被感染了?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

  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但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且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3.去医院就医需要注意什么?

  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武汉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特别应注意的是,诊疗过程中应全程佩戴外科口罩,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4.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与发病病例(疑似和确诊病例)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属于密切接触者:

  (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4)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5)现场调查人员调查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5.为什么密切接触者要医学观察14天?

  目前对密切接触者采取较为严格的医学观察等预防性公共卫生措施十分必要,这是一种对公众健康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

  6.近期去过武汉,回到居住地后要注意什么?如出现临床症状,是否要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检查?

  回到居住地之后,可在2周内注意加强身体防护,关注自身身体状态。如果接到疾控部门通知,需要接受居家医学观察,不要恐慌,不要上班,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社区医生的随访。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早期临床症状,请及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科普:冠状病毒知多少

  近日,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备受关注。此前,2003年肆虐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2012年出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也都由冠状病毒引起。什么是冠状病毒?它会导致什么症状?怎样有效防护?

  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被科学家分离出来,因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病毒外表的冠状构造而得名“冠状病毒”。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此次在武汉发现的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的传播史可谓“劣迹斑斑”,它不仅是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更是几次严重疫情的罪魁祸首。2003年肆虐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以及前几年影响沙特阿拉伯、韩国等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在分类上都是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中的病毒。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介绍,目前已知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在内的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共有7种。

  对于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世卫组织近日在相关公告中称其为“2019-nCoV”,意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根据世卫组织2015年公布的新发现疾病命名指导原则,使用中性、一般的术语代替人物、地点、动物、食物和职业的名称来命名疾病。

  世卫组织说,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也没有可用疫苗。但许多症状是可以处理的,因此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此外,对感染者的辅助护理可能非常有效。

  找到病毒起源对于疫情防控至关重要。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来源尚未找到,疫情传播途径也尚未完全掌握。不过,已有的研究显示,冠状病毒在蝙蝠和骆驼等动物中很常见,只在极少情况下病毒才会发生变异传染给人类。比如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曾报告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可能源于菊头蝠携带的一种冠状病毒,经由果子狸传染给人。世卫组织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调查也显示,这种病毒可能源自蝙蝠,先传给骆驼,再由骆驼传给人类。

  世卫组织说,一些已知的冠状病毒在动物中传播,但尚未感染人类;随着全球监测工作的改善,可能会发现更多冠状病毒。因此,人类与冠状病毒之间的斗争依然任重道远。

  本组稿件综合新华社、央视、国家卫健委官方微博“健康中国”等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