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临期食品“生意”如何做大做好

2019/8/9 11:21:48 来源:北京青年报 常德安

  市场价169元一箱的进口品牌矿泉水,99元能买2箱;进口的东南亚产白咖啡30元3盒;来自欧洲的面包干价格9.9元一箱……周末的傍晚,位于北京西单商业街的一家进口食品店里很是热闹。同样是进口食品,因为保质期限临近,商品会以明显更低的价格出售,吸引了不少消费者。从线下不断生长的门店到线上陆续兴起的平台,近两年来,临期食品成了一些商家看中的“财路”,有的商家甚至直接让剩余的保质期限成为商品价值的折算依据。(8月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临期食品不是过期食品,而是保质期限临近,商家为了避免临期食品变成过期食品,通过低价促销的商品。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临期食品也较为划算。对于商家来说,临期食品本是行业难题,这些曾经积压、难处理的临期食品,甚至可能还未出售就变成了滞销品,这就会造成大量浪费,也让商家利益受损。通过对临期食品打折出售,是在盘活闲置资源,让浪费变成价值,最终让消费者与商家实现“共赢”,而消费者与商家的“你情我愿”,正是促进临期食品做成热门生意并做大做久的动力所在。而临期食品变成“大生意”,也是商品市场渐趋成熟的一种表现,是市场在发挥“自我调节能力”。

  有业内人士称:2017年,中国进口食品金额已经突破600亿美元,按5%的库存沉淀计算,这就是上百亿元人民币的市场。由此可以看到,临期食品这盘生意还是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可供挖掘的。但目前的临期食品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商家并不标明商品的原价、折扣信息,这些信息的不透明造成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没能得到相应保障。

  将每年上亿元的临期食品变成热销商品,对于商家与消费者来说,是互惠互利的好事,有利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但商家销售临期食品要给消费者“实打实”的优惠,不能侵犯了消费者权益,更要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临期食品成了热门生意,这是一件好事,要将好事做好就需要监管部门加强对行业监管,避免商家从中坑骗消费者,当然这也需要商家加强自律,只有这样才能将临期食品这门生意做得更好,才能促进商品市场变得更为成熟,更好惠及广大消费者。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