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天津市区县冬季蔬菜生产增收调查

2019/5/26 13:42:16 来源:人民网 作者

  地产蔬菜要继续增收,菜农一定要讲市场经济学。

  在产地,往往是4角钱、6角钱一公斤的蔬菜,经过多层批发加码,到了零售终端市场菜价却往往涨到了每公斤2元甚至4元。市民买到的是高价钱,菜农卖的却是低价钱,这已成了全国性的常见现象。

  蔬菜流通环节多、流通费用高是主要元凶,但和一些菜农跟风盲目生产,集中上市贱卖、不对接市场造成滞销也有很大关系。为此,有关部门要在减少蔬菜流通环节和流通成本上继续下大功夫;蔬菜专业合作社也要根据市场需求带领菜农打出增收的组合拳。科学规划种植品种,叶菜、果菜合理搭配;主动出击拓宽多种销售渠道,重生产更重销售,增加蔬菜增值保值的销售方式,确保优质菜能够卖上优质价。地产蔬菜要继续增收,菜农一定要讲市场经济学。

  地产蔬菜为啥价格低?

  1  急需冷藏错季组合拳

  芹菜1.96元一公斤,韭菜9.96元一公斤,黄瓜7.96元一公斤,番茄5元一公斤。12月3日,听完记者报出的南开区某大型超市当日的蔬菜零售价格,武清区河西务镇东西仓村种菜大户王建苦笑着摇摇头说:“跟市里的菜价相比,我们的产地蔬菜卖价可真是太便宜了。这儿芹菜批发价是每公斤0.6元,油菜、小白菜、菠菜、绿萝卜都是0.4元,大白菜一毛钱还没人要。菜价虽低,菜农付出的可不少。今年我种了一个冷棚的芹菜,投入肥料、农药、种子共700元,纯收入2000多元。从育苗到销售要花费3个月的时间,如果算上人工费在内,这棚芹菜算是赔钱了。”现在,像王建这样的壮年出去打工一天就可挣100元,一个月就纯赚3000元,而种这一大棚芹菜3个月才赚2000多元,亏大了。但种菜种习惯了,也舍不得放弃。现在种菜户遭遇一高一低:农资、人工费用高;蔬菜卖价却低。王建拿着一棵刚摘下来的小白菜说:“这么好的菜,到大沙河批发市场才0.2元一公斤,菜贩子还不乐意要呢。”作为村蔬菜专业户,王建种了11个冷棚,从2月一直忙活到12月,他和爱人加上父母4个人每天在棚里干,纯收入才达到5万元。王建说,种大白菜的村民更惨了,收菜时,菜贩子每斤只给几分钱。除去每亩种菜成本外,雇一个村民砍一亩白菜,雇工费就要给200元。大白菜菜价低,最主要的就是种得太多了,又集中上市缺少外销和冷藏,所以价格才这么低。现在一些村民家里还有没卖出去的大白菜呢。

  东西仓村党支部书记李国朝说:“东西仓村有1400亩地,340户,960人,基本上户户都种菜。虽然村民种菜收入也还说得过去,但要持续增收困难很大,菜价太低了。原因包括农资价格上涨很快,一袋复合肥上涨了30多元。另外就是各家各户种的品种基本相似,你家种黄瓜,我家也种,都是家常菜,缺少特色品种,自然就缺乏价格竞争力。下一步我们要调整种植结构,增加新品种,千方百计帮助菜农增收。从2009年开始,我们就鼓励村民种植大芥菜,这种菜在露地种植,生长期只有45天,且含有降血脂等功效,很受市场欢迎,每亩可实现收入3000多元。销售的时候正好可弥补市场春季蔬菜的短缺,明年村里要增加播种面积。”大沙河蔬菜批发市场经理李凤山告诉记者,大沙河蔬菜批发市场为当地菜农增收发挥了很大作用,菜农实现就近销售,节省了很多运输成本。下一步应该鼓励并帮助菜农调整种植结构,适当错开蔬菜上市季节;与此同时,增加冷藏和外运。像附近有一家北菜南运蔬菜合作社,在当地收购叶菜然后经过冷藏加工,销往广州、深圳等地,菜价翻了好几番。

  果类菜为啥种得少?

  2  冬季蔬菜需叶果搭配

  在一些小型超市,精包装的黄瓜,每公斤达到9元;番茄每公斤则达到了10元。记者发现,这些果类蔬菜大都来自山东寿光等地,在家乐福等超市,圆椒、尖椒则来自广西南宁,地产果类蔬菜少之又少。南开区一家超市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这个季节,区县很多蔬菜大棚都不种番茄、黄瓜了,所以他们只能到山东、云南、广西等地采购。因为地产果类蔬菜面积大量减少,他们跟一些蔬菜产地订立的“农超对接”也不得不暂时取消,因为跑一趟,不能买回多种蔬菜,人力、财力浪费很大。

  市农业局蔬菜处专家介绍,每年一到冬季,本市果类蔬菜生产就会大量减少,主要原因是受季节影响。现在已进入冬季,普通塑料大棚已不能种黄瓜、番茄等果类蔬菜,只能在温室大棚内种植。虽然本市设施种植面积达到50多万亩,但在冬季种植果类蔬菜的温室大棚面积很小。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成本制约。建一个普通的塑料大棚,仅需几千元,但要兴建一个温室大棚,普通的造价要在几万元,高标准的单栋费用会达到7万多元。因为投入资金较多,一些菜农不愿建温室;二是种植技术制约。冬天在温室种果菜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特别要抵御严寒和大雾天气。天气寒冷,温室温度低,果菜就不容易生长;大雾天气缺少光照,果菜更不能正常生长。所以要掌握一系列的增温、补光措施;三是要突破传统观念。一些菜农习惯于在冷棚内种叶菜,因为不太占人手,要求也不太高,追求薄利高产,因而对温室种果菜缺乏信心。

  在大良镇创园蔬菜专业合作社,后赶村的村民们集中发展暖棚种番茄,规模已达到200多栋,家家户户种冬春茬的番茄,正好可以填补市场空白,也可以卖个好价钱。今年,合作社每个温室平均亩产量达到1万公斤,地头收购价达到2元,除去成本,每亩可纯赚2万多元,比种叶菜增收不少。武清区农业局蔬菜科曹强告诉记者,为帮助菜农搞好冬季番茄种植,他们以创园蔬菜专业合作社为抓手,集中进行科技辅导,提高防病害能力,确保番茄年年丰收。因为这一区域已经形成了番茄的规模种植,销路畅通,来自京津地区的菜商争相来购买。同时,由于上市时番茄少,菜农在和菜商谈价时还有一定的主动权。

  记者在宝坻、武清、静海等区县一些暖棚看到,一些普通个体菜农为降低兴建温室成本而选用了低成本的建筑材料,其中用土堆砌,虽然外表看起来不漂亮,但造价低,厚度大,保暖好。唯一的缺点是使用年限不如钢结构砖砌的。市蔬菜技术推广站李海燕专家建议,温室冬季种果类蔬菜也要错开品种,除了种番茄、黄瓜外,尖椒也很好。首先它节省人力,种1亩黄瓜需要2个人,而种2亩尖椒只需1个劳动力,省工、省时,销售价格也相当不错。

  如何避免优质菜卖低价?

  3  把优质菜装进礼品箱

  连日来,西青区曙光沙窝萝卜专业合作社正在对新收获的萝卜进行分级、粗加工、装盒运往上海、北京、辽宁等多个地区。优质沙窝礼品箱萝卜已经进入不少城市的高档宾馆、饭店,成为馈送亲友的节日礼品。10月份,在成都举行的第九届国际农产品博览会上,沙窝萝卜获得大会金奖。在展会现场,2个一盒的高档礼品箱萝卜售价为200元,一个萝卜100元,吸引了全国多个地区参展商和采购商的青睐。在现场,李曙光拿起一个萝卜给记者介绍,挺直、主根清晰、须毛少、皮滑翠绿的萝卜,重量在1.8斤到2斤半之间。这样的萝卜含糖量多,口感脆甜,还起到生津止咳的保健效果。“曙光”沙窝萝卜已从过去论斤卖,到如今论盒卖,体现了优质优价。合作社负责人李曙光说:“俗话说,货卖一张皮。农产品跟工业产品一样,也要讲究包装,吸引消费者。沙窝萝卜质量好,为啥不可以装箱销售呢?以前是一箱装进10个,现在我们把2个极品萝卜装一盒,让最优的萝卜卖出最高的价格。这样就可以刺激合作社社员提高萝卜质量,提高管理水平,让消费者满意,使菜农增收。”

  把萝卜装进礼品箱卖的不光有西青的萝卜,武清田水铺村的萝卜也装进了礼品箱销售。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书义告诉记者,该村种的萝卜环境好,周围没有工厂企业,土壤、水质、大气环境都达标,施的还是有机肥,确保了萝卜达到无公害乃至绿色食品标准。以前是混同在其他普通萝卜中论斤卖,显不出特色,价格也低。后来装进礼品箱卖,作为节日礼品销售虽然价格翻了好几番,但还特别受欢迎。武清区蔬菜专家介绍,田水铺村礼品箱萝卜还采取了可追溯机制,建有田间生产档案,输入微机,到时候能查。这箱萝卜是谁家种的,怎么种的,还有种植管理技术,达到了什么标准都会详细登记在案。在礼品箱上还标明了生产者的地址、联系电话,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可以按照联系方式一查到底。张书义说,现在,田水铺一箱萝卜卖到30元,内装5公斤,均价6元一公斤。而如果卖散装的萝卜,每公斤最多也就2元左右。用礼品箱销售菜农都尝到甜头了,发展也非常迅速。2006年只卖了5000箱,2010年增加到4万箱,目前已出售1.5万箱,到春节预计出售8万箱,收入达到240万元。武清区黑马蔬菜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优质蔬菜装箱销售,不仅可以提高附加值,最重要的是实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对接,省去了中间环节。企业、单位和个人只要打一个电话来订货,生产企业就可以保质、保量地准时送抵,省去了散装蔬菜层层批发的毛病,减少流通费用,菜农和市民都满意。

  如何避免单一销售模式?

  4 农企农超均可对接

  静海福海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专门种植有机蔬菜,品种包括紫叶生菜、紫叶油麦菜、紫薯、皱皮尖椒、水晶苦蕨等10多种优质蔬菜。由于营养价值高,产品达到有机食品标准,每公斤卖到了30元以上。合作社负责人国凤华告诉记者,合作社所种植的蔬菜使用的是活性菌肥、生物肥、有机肥等,种植过程决不使用化肥;蔬菜的防虫用的是物理方法,例如花椒水、自种韭菜叶、发酵后的菠萝皮等;在蔬菜防病方面,以补充蔬菜所缺的元素为主的预防办法为主。这样精心种出的蔬菜自然要卖个好价钱。她说:“我们没有只单纯依赖‘农超对接’,而是多方寻找蔬菜销售渠道。”2010年,他们主动出击和北京多所三甲医院建立了销售协议,定期给其送菜。国凤华告诉记者:“以前,我们也没想到可以把蔬菜卖到医院去,尤其是那些大医院。哪知跟医院一接洽,发现他们特别需要新鲜的优质蔬菜,用这些菜可以给老干部、老专家及特殊患者食用,我们的蔬菜正好对上他们的需求。通过打开这个销售渠道,我们又瞄上了北京其他大饭店、宾馆以及驻外领馆等特殊区域,让优质蔬菜和高档次消费群体对接,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地产蔬菜合作社与本市大企业集团开展合作,也给蔬菜销售开拓了一条新途径。滨海新区一家农产品生产基地占地640多亩,包括260个蔬菜大棚,可种植各类菜果24种。今年6月,该基地与本市一家大型企业集团进行了对接,为企业职工提供绿色无公害蔬菜。本市有许多大型企业集团,他们也同样需要建立一个稳定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区县有关部门要帮助蔬菜专业合作社主动和这些大的企业集团实现对接。

  武清区君健蔬菜合作社每年生产各种优质蔬菜超过2000吨,却并不怎么为销路发愁。他们的秘诀是不单纯依赖“农超对接”,而是依托京津两个大城市,让优质蔬菜进入中心城区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已在河西区佟楼副食商场建立了一个卖场,把优质蔬菜直接送到这里销售,虽然有一些运输费用,但销售价格却比给菜贩子强多了,优质菜卖上了好价钱。宝坻区一些蔬菜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有菜、有车,希望尽快在周末开进市区社区直销蔬菜,这样可省去中间流通成本,菜农、市民都将受益。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