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养猪周期拉长,今明两年生猪市场供给还要增长?

2018/5/18 18:24:42 来源:猪价格网

  近期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据相关数据显示,从今年1月中下旬至今,我国活猪价格持续下降,当前跌幅已近三成,期间更是曾创下近十年来最大的单周跌幅。作为世界最大的猪肉生产国,我国猪肉消费量已经占到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也正因此,猪肉价格不仅关乎百姓的“菜篮子”,养殖户的“钱袋子”,还被看成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

  三大主因造成生猪价格低迷

  近日,农业农村部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定点监测数据显示,自今年1月份第3周起,全国生猪价格持续下跌,至5月份第1周,全国生猪价格已由15.37元/公斤跌至10.59元/公斤,3个月累计跌幅达31.1%。猪肉集贸市场价格春节后才开始下跌,且跌幅相对较小,累计跌21.8%。

  据农业农村部畜牧业司监测分析处处长辛国昌介绍,按当前价格水平测算,养殖场(户)每出栏一头商品肥猪亏损200元左右。从供给方面看,当前生产效率提高,母猪存栏下降,猪肉产量略有增加。从需求方面看,2017年零售市场猪肉消费需求同比下降1%左右。预计今年消费需求有一点萎缩。综合判断,今年市场供需比去年要宽松。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认为,猪价持续低迷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是生猪供给较充裕。东北地区2016年陆续开始的产能扩张,到2017年下半年加速释放。由于养殖户去年四季度补栏和产能扩增,今年生猪供给仍较充裕。此外,由于春节后猪价持续快速下跌,养殖户陆续淘汰母猪也增加了市场供给量。二是主产区大量外调生猪。东北地区猪价处于全国最低水平,本地不能消化的生猪大量外调,冲击了主销区猪价。三是价格差缩小,南北调运受限,屠宰企业多以稳价收购为主。在供应方面,养殖端出栏节奏将会放缓,外调量也将会趋降,但猪肉产品需求一般,屠宰场降价也难以提升消费,整体供需相互制衡,使猪价在底部震荡调整。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