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踏青采蘑菇做汤放倒一家4口

2017/6/30 10:51:36 来源:长江日报

  兄弟俩在九峰山上踏青时看到蘑菇,采摘回家后做成菜。没想到这是一种剧毒的蘑菇,导致一家4口中毒,其中2人出现多器官损伤,至今尚在医院抢救。

  6月25日上午,杨姓兄弟俩相约到九峰山踏青,在山腰看到草丛里长有一种白色的蘑菇,和平时吃的平菇很相像,他俩采摘了一些,打算做晚餐尝尝鲜。回到家后已是傍晚,兄弟俩将带回来蘑菇清洗干净后,做成了菜汤。

  兄弟俩83岁的母亲和妹妹一共4人都喝了菜汤。到了第二天早上,年龄较大的老母亲和吃了4片蘑菇的哥哥先后出现腹泻、呕吐症状,当时以为是吃坏了肚子,到附近医院就诊,医院根据其症状和描述诊断为蘑菇中毒。弟弟和妹妹接着也出现中毒症状而来到医院,因症状较重,4人被转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

  中南医院急救中心倪绍洲医生介绍,经过检查,婆婆已出现血便,多个脏器功能受损。大儿子中毒最深,肝功能指标是正常人的15倍,反复腹泻,几乎虚脱。医院为其采取了透析、灌流、护肝、护胃、保护心肌、大量补液等抢救措施。

  在4位中毒者中,弟弟也出现了轻度脏器功能损害。妹妹中毒最轻,她告诉医生,她只用筷子蘸了点汤汁尝了尝,没想到也出现了拉肚子等症状。

  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对蘑菇进行了取样,分析认为是毒性极强的鹅膏菌,是世界上最毒的蘑菇之一。误食这种蘑菇后通常6-8小时才会出现症状,且多为呕吐、腹泻等胃肠道表现,易损害内脏器官,尤其是肝脏和肾脏,一个蘑菇所含的毒素就足以使一个成年人死亡。

  省疾控中心发出预警:勿采勿食

  6月以来,我省连续发生了5起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已造成11人中毒,1人死亡。29日,省疾控中心发出预警:勿采勿食不明品种野生蘑菇。

  据悉,6—10月是蘑菇生长的旺盛期,我省部分地区有采食野生蘑菇的习惯,但野生蘑菇种类繁多,一般人很难分辨出野生蘑菇有毒还是无毒,存在误采误食后发生食物中毒的安全隐患。据省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监测显示,2016年我省共监测到51起野生毒蘑菇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造成148人中毒,9人死亡,时间主要集中在6—10月。

  今年我省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频发,防控态势严峻。省疾控中心发出预警:野生蘑菇中有毒品种很多,且毒性成分复杂,食用后引发中毒症状表现各异,病死率高,且没有特效治疗方法。

  提醒广大群众勿采勿食不明品种野生蘑菇,不要轻信不科学的鉴别方法。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也要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购买或食用。

  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中毒症状,中毒者要立即催吐,并尽可能携带剩余蘑菇,尽快就医。食品生产经营者加工、经营野生蘑菇时,要确保所加工、经营的蘑菇中未混入有毒品种。

   并非只有新鲜的蘑菇才有毒

  “武汉森林保护和植被绿化做得越来越好,毒蘑菇的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边银丙告诉记者,不仅仅是武汉周边的山,市内公园里也常常生长着若干种类的毒蘑菇,他曾在园博园的草坪上看到了大片的毒蘑菇。毒蘑菇往往在潮湿腐烂的树叶下容易生长,因此市民接触毒蘑菇的机会也不断上升。

  边银丙教授说,千万不要迷信鲜艳蘑菇才有毒的说法,像这次引起中毒的鹅膏菌,以及沼泽花褶伞、光盖伞、亚稀褶黑菇、灰花纹鹅膏菌,都是色泽并不鲜艳却有剧毒的蘑菇。不小心误食,很可能丧命。对于野生蘑菇营养价值更高的传说,边银丙教授解释,确实存在口感差别,但是人工培育的蘑菇营养价值并不逊色。他建议市民不要私自采摘,尽量到超市等正规场所购买蘑菇食用。

  边银丙教授告诉记者,蘑菇中毒症状除最明显的晕厥外,大多毒性发作比较缓慢。如果食用蘑菇后,出现反复拉肚子、恶心,短时间内情绪忽然异常,狂躁兴奋或是极度抑郁都有可能是中毒引起,这时可以先采取催吐的方式,并赶往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免因蘑菇毒性伤及内脏。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