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数据:小麦国储您应该知道的事儿

2017/4/17 17:57:34 来源:粮油信息网

  上周国内小麦价格既无明显上行动力,也不具备大幅下行的压力,区域间小麦价格走势因供给与需求之间结构性的差异有所涨跌,但幅度不大。随着国内市场粮源的持续消化,政策性粮源成为主要供给渠道之一,在低开工、低需求及高投放量、有效供给低的共同影响下,国内麦市购销步入阶段性僵持阶段,普通粮源市场行情走势整体围绕国家临储麦采购成本运行。

  据统计,截至4月上旬,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数量为5948万~6048万吨,同比高1997万~2097万吨。其中,江苏剩余量923万吨,同比高86万吨;安徽剩余量1356万吨,同比高442万吨;河南剩余量2890万吨,同比高1069万吨。从国家临储小麦库存年份结构来看,其中2013年产国家临储小麦库存量16万吨左右,2014年产1458万吨,2015年产1751万吨,2016年产2853万吨。

  2014年以来,国内托市小麦收购量均在2000万吨以上,2016年更是达到2800多万吨,受国家临储小麦库存质量及拍卖价格等因素制约,国家临储小麦成交情况不乐观。

  据统计,2013年小麦托市收购量836万吨,2014年2534万吨,2015年2079万吨,2016年2853万吨。2017年以来,2013年产国家临储小麦累计投放量129.519万吨,实际成交量仅为1.9385万吨,平均成交率1.5%;2014年产国家临储小麦累计投放量2663.9975万吨,实际成交量为170.3763万吨,平均成交率6.4%;2015年产国家临储小麦累计投放量339.0755万吨,实际成交量为204.0509万吨,平均成交率60.2%。

  预计国内小麦市场购销拉锯将随着主产区新麦上市时间的临近逐步打破,国家临储小麦“量价”支撑效应也将随着其成交量萎缩而下降,麦价高位运行的基础逐步弱化。建议持粮主体降低普通粮源心理价格预期,紧抓国内主产区2017年小麦上市前麦价高位运行的去库存机会。距离新季小麦上市还有不到两月时间,预计短期内麦价仍以坚挺为主,但是可以看出小麦价格已接近天花板,继续上涨的动力不足。如果拍卖继续加大力度,加之四五月份正是各主产区小麦腾库去库存(注意区域价格风险)以备今年托市收购,后期小麦价格也会面临供应放大的打压,尤其是主产区去库存力度大的省份。最近需要关注国家2016年小麦的投放时间,以及天气和病虫害对新季小麦长势的影响。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