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安徽食药监教你防范夏季餐饮安全风险

2016/7/6 8:33:39 来源:中安在线

  摘要安徽省食药监针对面临的风险,打出“组合拳”。针对气温高、安全风险增大的季节特点,加大对冷食、卤味、生食,水产品和海产品、自制饮品等重点食品,以及学校食堂、农村自办宴席等重点场所的监管,坚决扼制夏季食物中毒多发高发势头。

  对一个真正的吃货来说,最挡不住的是美食的诱惑。但随着夏季气温越来越高,致病性微生物繁殖加快,尤其是今年洪涝灾害严重,灾区饮水、食品及生活环境安全受到威胁,食品安全风险陡然升高,吃货内心也是“怕怕的”。

  日前,安徽省食药监局分析了当前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风险。那么,当前咱们面临的食品安全隐患和风险有哪些呢?

  食物中毒与气温成正比

  安徽省上半年餐饮服务环节共发生食物中毒12起,而6月(4起疑似食物中毒)占了总数的1/3。

  从近4年食物中毒的时间分布看,6至9月,食物中毒频发。因为此段时间温度和湿度适合致病性微生物繁殖,加之一些不良饮食习惯,容易发生各类食物中毒,故为高风险时间段。

  而容易发生食物中毒的高风险场所,则是学校食堂和农村自办宴席。上半年,发生食物(疑似)中毒的场所分别是集体食堂5起(学校、幼儿园食堂2起)、自办宴席1起、餐饮服务单位6起。集体食堂占了总数的42%。

  从造成食物(疑似)中毒的原因看,已明确为食物中毒的8起中,四季豆未炒熟引起的有2起,误食亚硝酸盐1起,微生物引起的1起,其余的4起不明原因;其中四季豆未炒熟引起的占25%。为此,防止误食毒蘑菇、未煮熟的四季豆、亚硝酸盐,尤其重要。

  网络订餐风险大

  安徽省食药监局分析认为,当前要从五方面防范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风险。即夏季气温升高,致病性微生物繁殖快,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隐患点增多、风险程度变高;中高考后,集体聚餐增多,食物中毒事件易发;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把关和管理不严,监管部门缺少有效监管手段,存在安全风险;全省小餐饮店居多,基础设施落后、硬件设备差;少数餐饮单位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淡薄,主体责任不强。

  食药监将出“组合拳”

  安徽省食药监针对面临的风险,打出“组合拳”。针对气温高、安全风险增大的季节特点,加大对冷食、卤味、生食,水产品和海产品、自制饮品等重点食品,以及学校食堂、农村自办宴席等重点场所的监管,坚决扼制夏季食物中毒多发高发势头。

  加强网上订餐监管,出台《进一步加强网络订餐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对各地网络订餐监管工作的指导。重点加强网络订餐实体店的监管,严格资质审查,落实相关制度,改善加工制作环境,确保符合相关要求。

  继续推进明厨亮灶工程和小餐饮食品安全整顿规范及示范创建工作。结合学校食堂是食物中毒易发场所的特点,将联合省教育厅、省卫生计生委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工作进行督查。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