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最严食品法”执行半年 私厨美食卖家多无证

2016/4/28 11:08:38 来源:三峡晚报

为规范微商经营,被称“最严食品法”的新《食品安全法》实行近半年,网售食品也被要求“持证上岗”。但记者调查发现,宜昌多数私厨微商并没有办理相关证件。由于监管难等问题,朋友圈私房菜背后的食品安全、售后维权等隐患仍旧存在……

生意红火 质量把关靠良心

“我在朋友圈看到好吃的就会下单,女儿过生日我在宜昌一个微商那儿预定蛋糕,好朋友妈妈做的牛肉干好吃,后来她也做微商,我也常在她那买。不过对于不太熟的卖家,我一般蛮少下单。我感觉朋友圈里的这些卖家规模蛮小,几乎没有人会办证件。”尽管“最严食品法”执行已半年,常在微信上订购食品的黎女士没太在意证件问题。受访中的多数人表示,一般在朋友圈里买“私房菜”,因为熟人的关系,没考虑过安全问题。

购买者不在意,微商更是对新规不太“上心”。记者采访了多位圈子里卖“私房吃食”的微商们,多数没有办理或者展示工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提到质量保证,大家多靠自觉。甚至有微商表示,真要办证太麻烦,自己的微店规模小,赚不了多少,万一不行就不做了。费女士去年在朋友圈里卖妈妈做的粽子,生意火爆供不应求。她说都是卖给亲朋好友,肯定会弄干净安全的食材。本来只是展示下妈妈的好厨艺,如果非要办证,就不再做了。

尽管多数微商表示,食材口味都有保证,但靠良心把关的食品质量却并不牢靠。在朋友圈里自制“牛肉”“土鸡”火锅的陈先生承认,刚开始都是自己做,后来订单多了,做不过来就请了帮手。和他一样,不少私房菜商家表示,因为下单率高,逐渐开始从私家厨房发展到雇人制作,口味尽量保持原有风味。

线上+线下 办证后生意更好

事实上,少数依照新规办了相关证件的微商尝到了“甜头”,甚至从线上走到线下,规模越做越大,生意也更红火。

经营烘焙微商店“onlylove”的店主李雪告诉记者,她经营的甜品店目前小有名气。因为办了工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在朋友圈展示后大家买的更放心,生意更好了。由于是自己一个人的工作室,每年营业额度不大,国家对小微企业实行了税收减免,经营成本并没有增加。

去年四月,张熙在朋友圈里做起了“牛仙生”微店,卖起牛肉制品。随着生意越来越好,他办好证件,开了“葱姜蒜牛肉馆”实体店,生意火爆。五月一日,他还将再开一家分店。

监管难度大 市民购买时先看证

“尽管规定要求必须办理证照,以保障消费安全,但事实上,微信个人经营监管难度很大。”市食药监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个人微信经营餐饮,经营流程简单,手机注册号发个朋友圈就行,图片看起来可靠,但真实操作中它的制作过程以及制作人员素质无法确定,这些都是安全隐患。由于没票据,后期维权也很难。所以建议市民在微信朋友圈里购买私房菜时,可先询问对方是否办有相关证件,减少可能产生的隐患。

三峡晚报记者郑岚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