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孟素荷:食品安全的最大危机是信任危机

2016/4/15 8:53:37 来源:中国经济网

日前,备受各方关注与期待的2016年第七届国际食品安全大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和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共同主办,由国家食药总局、科技部、工信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中国科协、中轻联等政府及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并赢得了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国际工业发展联合会、国际生命科学会等国际组织的有效合作。

据大会主办方,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教授介绍,中国食品工业2016年将面临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据统计,2015年全行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35万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较上年降低了3.4个百分点。首次低于中国工业经济6.1%的增速。中国食品工业连续5年换档降速,利润率下跌。其中,要使中国食品工业持续发展,有五个主要矛盾需要化解,即食品安全中的原料污染问题凸显;环保压力加大;主要产品产能过剩,食品供给侧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原料价格偏高,进口依存度加大;此外,最难以消解的是百姓对中国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和IUFoST国际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共同主席、欧洲食品安全局前主席、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教授Patrick Wall博士就有效追溯体系的挑战报告中,分析了中国食品安全目前的管理体制、法律层面和标准体系。对于国际公认的风险分析框架,也从缺乏认识,到增加理解和认真实施,在全面开展风险监测,建立适合国情的风险评估制度,加强风险交流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和进步。

作为反映国家食品安全水平的指标之一,全国食品总合格率在过去30年间从71.3%上升到96.8%。然而,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当前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如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和控制还比较薄弱,食品掺假或欺诈还相当普遍,风险交流面临严峻挑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过度担心。他们建议,为了尽快提升中国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一是要做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食品安全保障,二是政府要做到全产业链的一体化无缝监管。

孟素荷指出,“我国食品安全的最大危机是信任危机。”她以乳制品为例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解读。“曾经出现的大头娃娃、三聚氰胺、原料奶标准之争,引发消费者经历了从疑虑到震惊,到愤怒直至用脚选择这样不断递加的不信任感,因此尽管中国政府对乳品企业的监管是全球最严的:2015年抽检数据表明,乳制品合格率99.6%安全水平位列中国食品行业之首。然而,2014年,在中国食品行业主要进口食品品项分布中,乳制品仍占到65.1%。反思这一背景,不能仅责怪消费者的崇洋媚外,而是要通过提升原料奶标准等一个又一个主动的作为,重拾中国消费者对中国乳品的信任。”孟素荷如是认为。

食品安全是底线,营养安全是目标。在我国食品工业发展“新常态”的大环境下,食品产业界向营养与健康的转型成为必然。

贸易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及中国消费需求量的不断增加,造就了非常可观的进口食品市场。自2004年起,中国已从食品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国家质检总局对进出口食品的监管亦从以出口为主,转变为对出口、进口食品同样严格的监管,并将监管的链条由企业延伸到产地。另一方面,原料来源日趋多元化,供应链复杂化,输入性风险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已从境内延伸到境外。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