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影响二季度国内玉米走势的因素分析

2016/4/12 17:28:24 来源:我的农产品网

一季度国内玉米市场在自身供需基本面情况及政策性因素影响下,其价格整体呈现弱势运行格局,一方面临储玉米收购总量超过亿吨,创下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实施以来最高纪录水平,成为市场最大的亮点,并对玉米价格形成底部支撑,同时,吉林省出台2016年上半年深加工企业自购补贴政策,为市场注入“强心剂”,另一方面传统售粮高峰来临,市场供给较为充足。此外,有关超期玉米定向销售及拍卖传闻不断,加之2016年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取消临储玉米收购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对市场心理层面产生一定利空影响。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一季度玉米市场行情变化情况:

1月份:春节临近,传统售粮高峰来临,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大多弱势下行,尤以华北产区降价最为明显。具体来看,1月中上旬正值节前农户售粮高峰,市场供应较为充足,但东北临储玉米收购快速推进,并逼近7000万吨大关,对玉米价格仍有所支撑,因此东北玉米价格在临储收购政策支撑下相对稳定,局部涨跌互现,而华北玉米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其价格继续下跌,南北港口市场购销清淡,其价格继续显现颓势。1月下旬市场购销活动逐渐趋于清淡,玉米价格除华北产区因天气原因出现反弹外,其他产销区均保持基本平稳,同时,受关注的2016 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玉米收储政策面临调整,对市场心理层面产生一定影响。

2月份:适逢农历春节前后,节日气氛浓厚,市场购销较为清淡,玉米价格走势略显分化,其中春节假期过后,东北产区市场“年味”尚未散去,市场购销恢复相对缓慢,深加工企业零星收购,收购价格稳中有涨,而华北产区节后农户及贸易商售粮较为积极,玉米价格跌势明显,南北港口购销清淡,玉米价格涨跌互现,同时临储玉米收购突破8000万吨并向9000万吨迈进,市场看涨情绪渐增,此外市场热传有关临储玉米定向销售消息对市场心态有所利空。

3月份:国内玉米市场多空因素并存,且“政策市”特征愈发明显,其价格整体保持弱势运行(虽华北地区玉米价格偶有反弹行情出现,但仅是阶段性市场行为),一方面临储玉米收购总量超过亿吨,同时吉林省出台今年上半年玉米深加工企业采购补贴政策对市场有所鼓舞,另一方面政策传闻不断,主要仍是超期玉米定向销售及拍卖消息盛传,加之临近3月末有关东北地区将取消新季玉米临储收购政策而转向对农户进行直补政策消息传出,对市场心理层面形成打压。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月华北产区玉米外流至东北及南方销区增多,并与东北玉米价格形成严重倒挂,3月下旬以来北方港口本在东北粮集港倒挂、且严控华北玉米逆流的情况下出现贸易停滞也一度引起市场关注。

对于二季度国内玉米市场走势,笔者分析认为以下几方面对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及市场心态的影响尤为重要,一是临储玉米收购总量已经破“亿”,尽管目前已逐渐接近尾声,但在未结束前(4月30日)其对玉米价格底部支撑作用依旧;二是高达2.6亿吨的临储库存需要向市场释放,首批2012年及2013年上市玉米7000多万吨库存的投放已经迫在眉睫,大规模陈粮出库对玉米价格将会形成一定打压;三是玉米临储制度取消、建立新的收购和补贴机制,既是市场倒逼的必然结果,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改革的这一只“靴子”已经落地,目前人们更关注另一只“靴子”——“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将如何展开,因此后期该政策对市场各方的影响至关重要;四是4-5月进口廉价谷物将集中到港,可能会继续挤占一部分国产玉米消费空间,也为即将开启的临储玉米拍卖蒙上一层阴影,同时我国未来谷物进口是否会在下半年就此“打住”还是一个未知数。

二季度国内玉米市场将会怎样运行,对于东北地区而言,目前东北地区玉米余粮已经不多,玉米深加工企业和饲料企业均已经大幅下调玉米收购价,部分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接近华北地区水平,而东北临储仍在大量收购,市场余粮预计将于4月底之前售尽,后期东北地区售粮主体是政策性储备,玉米市场价格将主要参考玉米去库存政策,在市场粮源耗尽的情况下,预计政策性粮源出库价格没有进一步大幅降低的必要。对于华北地区而言,目前华北玉米市场利空因素已经基本消化完毕,促使华北玉米价格进一步下跌的因素仅为农户加速售粮,但目前华北地区玉米余粮低于3成,部分地区如河北中部、山东中南部、河南南部地区玉米余粮已经在2成左右,仅河南北部和山西玉米余粮相对较多,农户集中抛售对价格造成压力的情况或将难以出现,同时华北玉米需求将逐渐好转,饲用需求将从底部回升,深加工需求也将会受到季节性消费增加的提振。

总的来看,二季度临储玉米拍卖节奏和价格定位将成为市场走向新的“风向标”,同时按照目前国内玉米市场情况来看,随着后期农户手中余粮基本消耗殆尽,饲料养殖下游需求逐步复苏,国家“近拍卖,远控盘”格局或将再现,此外,我们对优质玉米的前景仍持乐观评估。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