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挖野菜也要知根知底的野 4份田间野菜2份检出农药残留

2016/4/12 9:21:14 来源:济南日报

在这个季节,田间到处都是嫩绿色,随意摘一把荠菜、马齿苋,亦或是蒲公英带回家,焯过水后,稍微凉拌一下便是绝好的美味,带着春天的朝气和田野的芳香。

然而,面对这些大自然的恩赐,我们是否可以毫无顾忌地享用?新鲜绿色的背后,是否有一些食品安全隐患被忽视?本期《食验室》将田间“野味”带进实验室,为您揭开隐藏的风险。

■实验材料

3月24日下午,记者分别在两片麦田间摘取麦蒿(样品A)和荠菜(样品B);在道路绿化带摘取刺刺菜(样品C);在田间地埂边摘取马生菜(样品D),每份样品约1kg。25日9:30,送至山东标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实验室。

■实验步骤

依据GB/T 19648-2006检测标准,检验人员对野菜样品进行处理——首先用制样机将样品粉碎,称取固定克数,加入乙腈萃取过滤。静置片刻后,通过净化、浓缩等将样品中的干扰成分剔除。最后,置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得到结果。

按照以上步骤,检验人员对记者送检的4份野菜样品,一一进行毒死蜱、敌敌畏、氧乐果、六六六、克百威等50种常见农药残留量检测。

4月8日,该机构出具检验报告。

■实验结果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一个时期内没有被分解,有毒代谢物等仍残留于蔬菜中。经过检验,刺刺菜和荠菜样品中分别检出辛硫磷和毒死蜱(俗称“杀虫剂”);马生菜和麦蒿样品未检出。

■实验解读

野菜并不等于绿色安全

近些年,随着“绿色消费”观念的兴起,野菜备受市民青睐。不少市民认为,野菜是自然生长的,没有施用过化肥、农药,应该是最安全、最绿色的食品。甚至有些农贸市场的菜贩抓住市民害怕农药残留的心理,宣称“野菜一点也没受污染”,不少市民也是深信不疑,纷纷购买。有些市民更是趁春游踏青之际,到郊区的田野、农田边挖野菜。

“野菜是不是比人工种植的蔬菜更美味、更有营养暂且不论,安全与否才是其能不能上餐桌的重要条件。”检验人员告诉记者,一般市面所售蔬菜都会经过相关监管部门抽检和农贸市场的把关,对农药残留含量进行检测,进而保证蔬菜的安全性。“而野菜却是人们自己采摘回来的,没有经过任何检测,其中是否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农残是否超标,都不得而知。”

并且检验人员提醒,此次所检测的50种项目均为国家限制和禁用的高毒、高残留的农药,而世界化学农药品种多达1000多种。若田间近期施用过低毒的除虫剂、除草剂等,虽然检测不出,但并不代表绝对安全。

同时记者翻阅资料发现,由于生长环境受污染,某些野菜本身具有潜在毒性,加之处理方法不当,误食中毒的案例并不罕见。因此,大部分营养专家不推荐人们自己随便采摘野菜吃,也是出于对野菜安全性的考虑。

记者手记

挖野菜要“不知不食”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是为了大家能欣赏花儿的美;路边的野菜不要采,是为了规避食品安全风险。

城市中,车来车往,尾气连绵不绝,道路绿化带的野菜难免铅等重金属超标;河道边,工业废水流经的草地,土壤中有害物质含量较高,生长在此的野菜受污染是自然之事;田野间,农民只考虑杀虫效率、农作物生长态势,无心关注“草”的采食安全,野菜难免“沾染”一身药。

如果真的来自无污染、灌溉水也符合标准的野生蔬菜,确是上佳的食品。不过即便是知根知底的野菜,采回来也不能随便将就凑合。因为野菜中毒事件,并不都是耸人听闻,不认识的、认不清的要细心筛查,不能让有毒杂草成漏网之鱼。

总之,乐趣也好,尝鲜也罢。面对野菜,大家需要抱有一颗平常心,更需要有一双“火眼金睛”,这样才能采摘到安全的野菜,烹饪出安全的菜肴。

小贴士

正确的清洗方式可以有效地去除野菜中的农药残留——清洗时,尽量使用淡盐水或清水进行浸泡,时间不能少于2个小时;烹调前,最好用滚水焯过再吃,尽量多煮一会,杀死野菜中可能残留的虫卵。

另外提醒市民,野菜属于味苦性寒的食物,适量食用即可,肠胃功能不好的人及老人小孩最好少吃。即使是正常体质的人,也不宜多食,在餐桌上野菜只能作为辅助菜而不能代替其他蔬菜。因此,每次吃野菜尝尝鲜即可,切忌过量,也不可长期食入。吃野菜后一旦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及时到医院诊治。(来源: 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 卢虹)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