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假奶粉瘦肉精猪肉被污染的鱼 教你识破劣质食品

2016/4/1 17:14:46 来源:当代生活报


假奶粉、瘦肉精猪肉、被污染的鱼……

辨别伪劣食品药品 这些招数请你记住

核心提示

昨日,在南宁市食药局举办的食品药品安全投诉举报宣传活动现场,执法人员向市民们讲解了如何识别假奶粉、如何鉴别注水肉、如何鉴别含瘦肉精的猪肉,以及如何识别已被污染的鱼等市民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如何识别假奶粉?

手捏识别:手捏住袋装奶粉的包装来回摩擦。真奶粉质地细腻,发出“吱、吱”声;假奶粉因掺有葡萄糖、白糖等较粗颗粒,会发出“沙、沙”的声音。

色泽识别:真奶粉呈天然黄色,假奶粉颜色较白,细看呈结晶状,并有光泽,或呈漂白色。

气味识别:真奶粉有牛奶特有的奶香味而假奶粉香味很淡或没有。

滋味识别:真奶粉细腻发粘,溶解速度慢,无糖的甜味。假奶粉入口后溶解快,不粘牙,有甜味。

溶解速度识别:真奶粉用冷开水冲时,需要搅拌才能溶解成乳白色混悬液。用热水冲时,有悬浮物上浮现象,搅拌时粘住匙羹。假奶粉用冷开水冲时,不经搅拌就会自动溶解或发生沉淀。用热开水冲时,溶解韧带没有天然乳汁的香味和颜色。

●如何查询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信息?

如果是国产奶粉,建议您访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并选择相应的数据库进行查询;如果是进口奶粉,建议您访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网站查询。

●如何鉴别注水肉?

肉经注水后,水会从瘦肉中渗出。割下一块瘦肉放在盘中,稍待片刻就会有水渗出;另外,用卫生纸或吸水纸贴在瘦肉上,用手紧压,待纸湿后揭下,用火柴点燃,若不能燃烧说明肉中注了水。

●如何鉴别含瘦肉精的猪肉?

瘦肉精是一种叫盐酸克仑特罗的药物。吃含瘦肉精的猪肉,容易引起中毒,特别是对心律失常、高血压、青光眼、糖尿病和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疾病的患者有较大危害。鉴别方法:首先,如猪肉在皮下就是瘦肉或仅有少量脂肪,就存在含有瘦肉精的可能。其次,含瘦肉精的猪肉外观特别鲜红,纤维比较疏松,时有少量“汗水”渗出肉面。

●如何识别已被污染的鱼?

看体形:污染较严重的鱼,形状不整齐,头大尾小,脊椎骨弯曲甚至畸型,皮部发黄,尾部发青。带毒的鱼眼睛浑浊,无光泽,有的甚至向外鼓出。

看鱼鳃:鳃是鱼的呼吸器官,有毒的鱼鳃不光滑,较粗糙,呈暗红色。

闻气味:正常的鱼有明显腥味,污染了的鱼有氨味、火药味、煤油味、大蒜气味等不正常的气味,含酚量高的鱼鳃还可能被点燃。

●如何识别甲醛浸泡的水产品?

新鲜正常的水产品均带有海腥味,但经甲醛浸泡的水产品,看起来特别亮、特别丰满,有的颜色会出现过白、手感较韧、口感较硬。如甲醛量加入过大,凑近一闻会发现有轻微的福尔马林的刺激味,细嚼时会有刺激感。

●买药之前怎样查询药品是否获得批准?

所有药品都必须具有国家核发的批准文号。公众可访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在“数据查询”栏选择相应的数据库进行查询。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数据查询”→国产药品/进口药品→输入批准文号或药品名称。

●如何辨别药品真假?

在购买和使用药品时,应注意通过以下方法来识别药品的真伪:

看包装:制假分子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能够仿制正牌药品的包装,甚至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但是假药总归是假药,总要露马脚的,如包装上较为粗糙,色调较差,套色不准,字迹模糊,文字说明中常出现错别字等等,仔细观察可见破绽。

读说明:经批准合法生产的药品,其说明书内容对治疗范围限定严格,并附有详细的使用方法、禁忌症、毒副作用等,而那些宣称包治百病的往往是假药或违法宣传。

辨文号:药品批准文号带有“药”字样,以“国药准字”为头。若批准文号为“健食准字”或“食准字”开头,则此类产品不属于药品。

识期限:经批准合法生产的正规药品应有明确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假药往往有生产日期而无有效期,甚至有时会两者均无注明。

查外观:针剂的真品封口光滑,印字清晰,无沉淀混浊物,而假药往往封口粗糙,有毛刺、印字模糊。片剂可以从有无裂痕、变形、色泽是否光亮、大小是否规则等方面判断。冲剂则以是否结块、发粘来鉴别。

闻气味:一些药品具有特殊的气味,如气味发生改变,有怪味或气味消失等等,均应警惕。

相关新闻

注意看标签 吃得更“聪明”

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讯(记者 蒙进煌 通讯员 李佩霞) 买食品时你会看标签吗?遇到食品安全问题会怎么办?昨日,广西消委会联合中消报及全国40多家消费维权单位,发布《全国食品安全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四成多消费者购买食品不细看标签及说明,六成多消费者认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最易出问题;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后,大多数人选择找商家退赔,但也有近20%消费者表示“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调查显示,大家最担心的还是路边的早市夜市,以及小摊贩。在购买食品场所的选择上,约93%的消费者通常会在超市等大型购物场所,占比最高;五成多的消费者会选择便利店和农贸批发市场,还有三成多的消费者选择网店和食品零售店。同时,约87%的消费者认为路边早、夜市或小摊最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占比最高;其次是网店,有57.13%的消费者认为网店最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相比较而言,超市等大型购物场所的食品比较让人放心。

在被调查者的消费习惯上,调查显示,约44%的消费者购买食品前会查看包装标签及说明,但看得并不仔细;同时有近2%的消费者根本不看。在“关注包装哪些信息”中,约92%的消费者会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而有四成多的消费者却不关注食品的生产厂家、厂址及产品成分等信息;还有六成左右的消费者不关注食品添加剂、贮存条件、规格、净含量及食品安全标识等信息。这说明很多消费者还要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确保自身消费安全。

在遇到这些食品安全问题之后,消费者会如何处理呢?调查显示,选择找商家要求退换或赔偿的占比最高,约为57%;向行政部门或消协投诉的,排在第二位,占比约18%;直接联系生产厂家的则较少,仅为4.29%。调查还发现,仍有近20%的消费者在遇到问题食品后,会选择“忍气吞声,自认倒霉”。这就要求消费者要强化维权意识,勇于维权,不让不法商家逍遥法外。

新闻链接

12331开通3年,广西接到食药安全投诉举报电话76000多个

20余起重特大案件线索来自12331

2015年9月20日19时25分,“12331”接到群众来电称:在北湖北路农贸市场旁的某药店购买某一清肺糖浆服用后身亡……然而,这样的举报电话并不是个例。昨日,记者从食品药品安全投诉举报宣传活动现场了解到,12331开通运行3年多来,广西共接到各类投诉举报、咨询和意见建议等电话76000多个,其中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平台为打击食品药品违法行为提供了大量案源和有价值的线索,特别是全区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查处的食品、药品、医疗器械20余起重特大案件,其线索均来自投诉举报。

2012年12月我区全面开通了自治区、市、县三级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平台。开通运行3年多来,全区共接到各类投诉举报、咨询和意见建议等电话76000多个,受理投诉举报案件21056起,其中食品15525件,保健食品3057件,药品632件,化妆品1390件,医疗器械453件。

与此同时,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平台为打击食品药品违法行为提供了大量案源和有价值的线索,特别是全区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查处的食品、药品、医疗器械20余起重特大案件,其线索均来自投诉举报。其中包括柳州市劲乐保健用品经营部制售假药案、桂林市鸿怡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互联网非法销售假药械案等,较好地发挥了食品药品监管“前哨站”的功能。除了受理违法案件,还将广大公众答疑解惑、指导群众合理用药和饮食安全等纳入接受咨询服务内容,接受了大量的群众咨询服务工作。2015年解答了群众各类咨询2285件。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