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市场政策护航 玉米价格“翻身”

2015/12/8 11:57:26 来源:安徽日报

上月底,北方迎来一股强冷空气,随即出现大范围雨雪,可是温度降低却难以影响到玉米收购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市场需求与政策的双重影响下,国内玉米行情呈现出明显的回升,人们感叹道,玉米价格终于“翻身”了。

玉米市场普遍上行

据中国玉米网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2月2日全国玉米价格较上月同期有较大改善。其中,东北地区玉米收购价最高已达1960元/吨,出库价最高已突破2000元/吨,分别比上月同期增加120元和60元;华北黄淮玉米收购价也较上月同期增加近200元/吨,多地已维持在1840元/吨以上;南方港口成交价则站稳2200元/吨,上月同期为2100元/吨。

期货价格也保持上涨态势,截至12月3日上午,玉米1601最新价为2028,而11月3日当天收盘价为1916,同比增长5.84%。

市场需求影响价格上月末,国内玉米市场的暖意浓浓与降温、降雪的天气显得格格不入,但大多数地区玉米价格出现明显回暖,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一方面,东北地区临储玉米收购进度较快,对市场支撑作用明显,其价格加速上涨,并不断向临储价格靠拢。同时,农户惜售看涨情绪较为强烈,导致加工企业收购量萎缩,玉米价格随之上调。

此外,华北地区气候问题导致玉米运输用时较长,影响用粮企业按时到货。例如,华北产区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库存不足,只能上调收购价格满足生产需要。

分析人士认为,近两周以来,在我国临储玉米收购步伐如期快速推进的影响下,市场低价粮源迅速消失,南北港口玉米价格相继站稳整数关口。

政策引导收购加快

国家粮食局发布统计数据显示,主产区新玉米收购进度明显增快。截至11月25日,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玉米3016万吨,同比增加1047万吨,增幅达53%。

分析人士称,近期主产区新玉米收购进度明显增快的主要原因就是临储玉米收购进度加快。据统计,截至11月25日,东北临储玉米累计收购量1710万吨。其中,黑龙江累计1160万吨,吉林累计315万吨,辽宁累计18万吨,内蒙古累计216万吨。国家粮食局及有关部门下发多条通知,出台多项举措保障粮食收购平稳有序进行。 11月19日下发 《关于加大检查执法力度严防发生农民“卖粮难”问题的紧急通知》,严防“卖粮难”的情况发生; 12月2日印发 《粮食收购资金筹集和兑付管理暂行办法》,杜绝对农民“打白条”,切实维护售粮农民利益。各地区也积极相应并遵守相关规定,在临储玉米收购进度加快的同时,着力保证卖粮农民卖的又快又好,解决后顾之忧,维护农民利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从申)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