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中药“不染色不赚钱”成行业“潜规则” 监管倒查难断利益黑手(2)

2015/11/30 12:33:46 来源:网易财经

监管"倒置"难保市场安全

中药染色均为抽查发现而非源头控制,即便是抽查出含有染色中药材的药品,也须一步一步进行"倒推",才能找到染色药材的来源。而在问题发现之前,药品已大量流入市场。

据汤柯介绍,在国家公布的检测标准之外,亚宝药业正在自建数据库,以加强企业的自我检测能力。同时,亚宝药业计划扩大自有种植基地,以确保药材质量。

网易财经了解到,针对销量最大的红花注射液产品,亚宝药业于新疆专设药材供给公司,其中亚宝药业自有的示范田为2000余亩,与当地农户合作的种植地达10000余亩。

除亚宝药业外,同仁堂(600085)、以岭药业(002603)、贵州百灵(002424)等上市药企均建有中药材生产基地。

不过,上述模式很难被推广。一些业内人士对网易财经表示,中小型药企受制于市场规模和产品影响,从地方政府合作到经营管理投入,自建药材基地的成本过高。

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曾对其2000亩自建药材基地进行过核算,仅道路水利、土地租赁和科研设备的前期投入,便高达8000万元。

而具体到药材采购,媒体曾以川贝母为例,援引中药材种植专家的统计报道称,自建基地的川贝母生产成本,每公斤比从药材市场直接购入高出5000至6000元。

此外,一位不愿具名的药企负责人对网易财经表示,"亚宝药业的改革模式如果成为解决染色药材泛滥的推广途径,势必会影响中药行业的上游,从而导致中药产业链面临被割断的风险,进一步形成大型药企的行业垄断。"

这样一来,监管,成为规范中药行业的关键。但在陈清看来,虽然国家食药监总局对中药行业的监管不断加强,但监管"倒置",则成为难以回避的问题。

何谓监管"倒置"?陈清解释说,中药染色均为抽查发现而非源头控制,即便是抽查出含有染色中药材的药品,也须一步一步进行"倒推",才能找到染色药材的来源。而在问题发现之前,药品已大量流入市场。在此过程中,消费者的用药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陈清的观点,在相关监管部门的工作中得以体现。

今年4月,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总队药品(中药材)支队在一篇题为"中药材监管工作中面临的探讨"的总结中便表示, 现行《药品管理法》自2001年实施以来未进行重大修订,相关监管部门只有权对流通的中药材进行抽样检验,导致中药材成为唯一可以"不经检验就上市销售的 药品"。

另一方面,"自由上市"的中药材具有药品和农副产品的"双重属性",从而造成食药监部门难以实施有效监管。在此次中药染色事件中,华昌药业与亚宝药业互推责任,便是此监管漏洞的体现。

此外,陈清及成都食药监局的忧虑,早已在药材市场中催生了另一种扩大中药染色的形式,即业界俗称的"走票"。

所谓"走票",吴城对网易财经解释说,因药材市场交易自由,并不受监督,一些中药染色商贩、企业便通过和获得药品经营资质的正规企业进行"合作",支付一定费用后,即可借助合作的正规企业之名,进行染色药材的包装销售。

早在2012年,便有媒体对亳州药材市场上的"走票"现象进行过曝光。由于亳州药材市场的个体户多达100万人,少 数取得药品经营资质的药企便瞄准了新的"商机"——正规药企提供合法经营证件及材料给不法商户后,不法商户便能"挂靠"于正规药企,进行药材染色或伪劣药 材销售。

在吴城看来,如果药材监管"倒置"的问题不解决,不管是"走票"还是其他违法行为,都只能是"打击一次,复活一次"。

中药染色问题屡禁不止,市场规范无法正常施行,涉及国人健康的药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汪峥)

(网易财经 文中陈清、吴城使用化名)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