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该不该见到餐饮标准就“喷”?

2015/10/30 10:26:28 来源:南京日报

据报道,四川省质监局目前已制定了12项川菜的标准。就拿鱼香肉丝来说,原材料是切成二粗丝的猪肉和青笋,而“二粗丝的标准为长10厘米、宽0.3厘米、高0.3厘米”。 

可以预见,川菜标准一出,又是质疑吐槽一片。吐槽的点,在于两个:一则,这些菜品,要不要标准?7月,重庆媒体报道称,女食客大闹餐馆,因为鱼香肉丝里没有鱼味,拒不付款。这固然是个笑话,反过来也说明,在一些著名的菜品上,从市场交易考量,色香味与食材的调配总有一个大概靠谱的“度”。不然,一碗豆腐也叫鱼香肉丝,总有点抢钱的意思。二则,谁来拟定这个标准?这是问题的关键。按说这个标准应该是自发形成,顶多由行业协会出面成文,而不应该让权力部门越俎代庖地闲操心。就像武侠片中江湖门派各有“规矩”,但历代朝廷一般不会出面修订或矫正一样。 

不过,公权部门订立的餐饮标准,也不是动辄得咎的事。比如川菜标准,制作工艺规范只是“川菜标准”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标准集中于食品的卫生规范。厨房的设施、设备、工具必须符合卫生安全标准,食品生产过程不得添加食品添加剂,食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存放应符合一定规格,食品的食盐等理化指标、大肠杆菌等卫生指标不得超标……涉及食品安全的卫生标准,是强制执行的,必须被监督与制约;而色香味上的工艺标准,不过是推荐标准,没有任何强制性。那么,从舆论关注来说,也要如实看到标准的全面与均衡,不能只把目光投注于制作工艺的推荐标准上,而对餐饮安全的卫生标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这些年,在“旅游大国”的旗帜下,各地餐饮新标如雨后春笋。2013年,湖南省质监局发布38项湘菜地方标准,湘菜被“标准化”到一份辣椒炒肉中辣椒与肉的比例,毛氏红烧肉需要何种猪肉、切割大小为多少等。馒头标准、拉面标准、火锅标准……怕就怕本末倒置——不在安全底线上下功夫,而在本该百花齐放的制作工艺上立规矩。 

其实,市场自有市场的标准,这是消费者用脚投票的选择;而权力作为该有权力作为的标准,这是公共治理的兜底责任。餐饮地方标准也不是不能搞,关键是,还得在安全与卫生上多绣花,至于“质地软糯”、“干香滋润”等细枝末节的色香味标准,还是交给这个行当去费心好了。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