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怒江州发布防范食用野生蜂蜜蜂蛹中毒预警公告

2015/8/6 9:12:03 来源:怒江大峡谷网

记者从怒江州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获悉,长期以来,怒江州各族群众都有食用野生蜂蜜、蜂蛹的习惯。夏季是群众食用野生蜂蜜、蜂蛹中毒事件的高发期。为有效防范此类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日,怒江州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关于防范食用野生蜂蜜、蜂蛹中毒预警公告,公告提示:

一是食用普通蜂蜜、蜂蛹一般不会导致食物中毒,但食用了含毒蜂蜜、蜂蛹会导致中毒。蜂蜜中毒多是因为蜜蜂误采集了有毒植物,或者食用了其它有毒昆虫造成的。普通新鲜或活蜂蛹无毒,而胡蜂或黄蜂的蜂蛹却含有神经性毒素,死亡时间较长的蜂蛹可能产生大量的组胺等蛋白质产物或者被细菌污染,蜜蜂幼虫体内粪便也含有毒素,误食这样的蜂蛹也会引起中毒。

二是食用野生蜂蜜在0.5~24小时即可感到发病。相关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腹痛、便血、心悸、胸闷、蛋白尿,重者可发生急性肾衰竭。中毒症状常因蜂蜜所含毒素不同而异。食用蜂蛹的中毒埋伏期为2~4小时不等,中毒严重程度与摄食蜂蛹的数目多少有关。中毒表现首发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头晕、头痛、乏力、皮肤瘙痒、全身麻木等。中度中毒主要表现为阵发性痉挛,呈癫痛样发作;如果出现以上症状,请及时到就近医院进行诊治。

三是各餐饮单位、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普通居民、村民在夏季6~8月期间要慎重提供食用野生蜂蛹。食用野生蜂蜜、蜂蛹时应避免与酒类共同食用。采摘、购买、出售蜂蛹时,要正确识别可食用与不可食用蜂蛹。食用蜂蛹要按正确的食用加工方法,剔除有毒部分并加工至熟才能食用,将蛹和幼虫分开,幼虫必须用沸水烫后去除其体内粪便,方可与蛹合并油炸。

四是发生事故后,应积极采用以下急救措施:催吐、洗胃、导泻等处理;静脉输液,促进毒素排泄;注意保护心、肝、肾等器官功能,可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B族维生素、肌苷、能量合剂等,重症者可予糖皮质激素及对症处理等急救处理。(完)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