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国产大豆市场低迷 行情难以走出瓶颈

2015/7/15 15:14:27 来源:养殖巴巴网

国产大豆市场一般在每年的6-7月份出货偏慢,主要是因为这段时间为豆制品终端需求淡季。此外也因为这段时间蔬菜水果价格亲民,具有较强替代性,因此豆制品不太畅销。卓创资讯分析师张兰兰表示,近两年以来,因分销大豆不断进入市场,挤占国产大豆市场较大份额,从而被迫跟随进口大豆市场调整。截至6月底,各地粮源已经稀少,虽然分销大豆供应量不大增加,但暂时不会对国产大豆造成较大威胁。

大豆直补政策效果不明显

去年年初,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规定对大豆实施目标价格直补政策,改变了实行了六年之久的国家临时收储政策,并且制定了4800元/吨的大豆目标价格,规定低于此价格将补差价给农民。此项政策意在保护国产非转基因大豆,阻止东北大豆面积继续下滑。而今年出台的补贴细则显示,补贴标准将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和各个地区大豆产量测算,补贴时依据实际种植面积进行拨付和发放,今年5月最终确定的补贴标准为60.5元/亩。对此,笔者从卓创资讯方面了解到,由于去年黑龙江刚开始向政府申报的大豆种植面积偏少,而多报了玉米的播种面积,后来当地出现补报或虚报的数据,最终的结果是大豆种植户共同分享了已经下发的大豆直补款。这使得实际种植大豆的农民获得的补贴减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

需求低迷

据张兰兰介绍,2015年以来,国内大豆压榨企业亏损的时间居多,并且亏损空间在100元/吨左右。今年进口大豆数量依然偏多,6-7月是南美大豆大量进入中国的时期,在油厂开工普遍不高的情况下,有较大部分流入分销市场,给分销及国产市场造成不好的影响。

当前从2015年国产大豆播种情况来看,黑龙江大豆面积依然在减少,市场预估播种面积至少减少20%,甚至局部地区更多。

张兰兰表示,2015年大豆产量继续减少基本成为事实,国产大豆供应量减少的担忧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当前国产市场,在余粮少及分销大豆数量偏低的情况下,国产大豆弱势运行,预计在下游需求持续无改善的环境下,国产大豆难以走出瓶颈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