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工业盐制“串串香” 黑心商人害人害己

2015/3/20 10:07:31 来源:长江网

  35岁的李芳,从老家新乡来到郑州后,租住在中原区郑棉一厂生活区,平日经营着一家“串串香”加工作坊。12月21日,李芳被例行检查的郑州市盐业执法人员发现使用假盐,经调查李芳的行为已涉嫌犯罪,将她移交给了公安机关,此时她购买的假盐只剩下20千克。(中国日报网,2015年3月19日)

  在中国经济飞跃发展时,一些商人在利润的吸引下,为了牟取暴利,节省资金,逐渐转变成为了黑心商贩,其人性在不断沦丧,道德与良心无从谈起。

  黑心商贩种类奇多,近几年有关黑心商贩的报道数不胜数,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有毒有害食品和假药的,有高悬“国人免进”旗帜的无德商人,有将医疗垃圾用来制造床垫,有给汽油添加添加剂的,有使用地沟油的,也有如李芳这般因贪图小便宜用有害工业盐代替食用盐制作串串香等食物的……手段千奇百怪,造成的结果触目惊心。针对如此层出不穷的事件,诸多百姓产生了危机感,对商人的印象日益转坏,把商人称为“无商不奸”。

  那么,该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呢?笔者认为,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诸如黑心商人之类的问题是必然会出现的,无法彻底根治,但是可以通过相关举措减少数量,减低危险。这需要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比如:政府可不断完善立法,加大执法力度;相关部门要做好食品卫生等督查工作;媒体可发挥舆论监督功能,通过暗访等多种方式曝光不法商贩;百姓要睁大眼睛,预防被骗,并使用合法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商人要严于律己,不采用违法手段追求暴力。另外,可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培养有良心有道德的中国商人。(长江网 梨嘉)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