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养生资讯 > 正文

冬季十大进补食材 栗子健脾补肾大枣补血(5)

2015/1/21 8:38:36 来源:网友

  ★墨鱼:养阴生津

  关于吃肉,民间一直有"四条腿的不如两条腿,两条腿的不如没腿"的说法。墨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高蛋白质而又低脂肪,还含有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A、B族维生素及钙、磷、铁等人体所必需的物质,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滋补食品。冬至过后吃墨鱼,对女性尤其滋补。

  墨鱼具有益血补肾、健胃理气的功效,吃法多样,红烧、爆炒、熘、炖、凉拌,做汤均可,但为防冬季干燥,墨鱼做汤是比较合适的。配合豆腐一同煮食,还能起到蛋白互补的作用。

  ★羊肉:补肾御寒

  寒风起,羊肉肥,立冬进补,羊肉是首选。羊肉中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钙、铁、磷等营养成分,有着补肾护肝、御寒祛湿的功效。闽南地区,立冬要吃羊肉补冬,据说一冬都不会冷。一碗羊汤带来的温暖,足以抵挡一冬的严寒。

  羊肉性温热,常吃容易上火,中医讲究“热则寒之”的食疗方法。因此,吃羊肉时要搭配凉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能起到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凉性蔬菜一般有冬瓜、丝瓜、油菜、菠菜、白菜、金针菇、蘑菇、莲藕、茭白、笋、菜心等;而红薯、土豆、香菇等是甘平性的蔬菜。

  ★鸭肉:滋阴补虚

  鸭子不仅享有“京师美馔,莫妙于鸭”、“无鸭不成席”之美誉,尤其当年新鸭养到秋季,肉质壮嫩肥美,营养丰富。鸭肉性寒凉,特别适合体热上火者食用,所以秋季食疗首选鸭。鸭肉味甘、冷、无毒,补内虚,消毒热,利水道。可用于头痛、阴虚失眠、肺热咳嗽、肾炎水肿、小便不利、低热等症。

  鸭肉的吃法推荐姜母鸭。姜母鸭发源于福建泉州,而后传至闽南地区乃至台湾地区。这道菜的妙处在于使用很多中药材气血双补的同时,搭配鸭肉的滋阴降火功效,使得此道药膳滋而不腻,温而不燥。适合秋冬季食用。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