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四平市食安办农村食品单位食安检查结果良好

2014/8/13 15:30:05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广大农民朋友的饮食安全,近日,吉林省四平市食品安全办按照年初食品安全重点工作部署,结合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要求,组织各县(市)区食品安全办工作人员采取交叉检查的方式,对辖区7个乡镇的68个食品相关单位开展了检查。目前,全市农村食品安全状况总体向好。

农村“宴席大蓬车”监管取得突破。各县(市、区)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宴席大篷车监管工作的通知”,做到了摸清底数,备案管理,均设立食品安全总监,对宴席时间、地点、事由、就餐人数、主要食物及来源等事项进行申报登记。对超过100人的集中聚餐,乡镇食品安全工作站还提前给予现场指导,极大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

农村食品安全整治取得实效。按照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工作的相关要求,各县(市、区)区注重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突出薄弱环节,制定工作方案,狠抓落实,开展执法行动。截至7月末,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500余人次,检查食品生产单位36户次,食品经营单位户1435户次,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49个次,取缔无照经营16户,查处假冒伪劣食品案件3件,查扣假冒伪劣食品1694公斤。

农村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各县(市、区)认真组织可追溯体系实施工作。突出生产源头、流通环节、餐饮服务单位,全面动员、组织、指导建立可追溯系统。目前,监管平台监管端和企业端首批信息录入工作基本完成,与企业签订终端设备安装使用协议745份,此项工作仍在进行。

农村食品安全协管网络基本形成。各县(市、区)、乡(镇、场)普遍设立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站,有的乡镇设立了有专职人员负责的食品安全办公室,行政村设食品安全协管员或信息员,形成了县、乡、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不仅使上级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落实到最基层,而且也将基层的食品安全信息反馈到市、县,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

尽管四平市农村食品安全工作初见成效,但也存在食品生产经营业户经营不规范,只注重生产销售、忽视食品安全;部分经营主体证照不全,违规营业;农产品生产记录、投入品进货台帐、投入品使用登记不全,质量安全无有效监控措施等问题。该市各级食品安全办、监管部门将对照查摆出来的问题不足,加大整治力度,完善整改措施,把农村食品安全工作做细做实。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