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食品“掺假秀”接二连三上演 真金白银却换黑心假货

2013/12/12 8:49:43 来源:东南网

编者按:再过十几天,2013年即将过去,近日台湾2013年度代表字揭晓,“假”字高票当选。在惊讶之余,蓦然回首,不禁感叹2013岛内“假事”真实大爆发。“胖达人”面包天然香料是假的、大统卖假油,食品安全造假一箩筐。更无奈,吃得不放心,过得还闹心。“马王政争”真权斗,虚情假意玩和解。蓝绿互掐不间断,真真假假费思量。却道是真的热闹,假的彻底;荒废了民生,荒芜了民心:“2013台湾,真假!”但我们也看到,“假”其实并非坏事,而是转变的契机,台湾人也在努力“去假存真”。

东南网12月1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连金)说到2013台湾的“假”,食品上“多彩缤纷”的各种掺假首当其冲,也最为岛内民众所气愤。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顿饭都不安全,还有什么安全可言。一张口接触的就是假,更遑论难以捉摸的人心了。

食品造假,可以弃之,可以整治之;若是人心虚假、道德瑕疵,且为所犯之假事狡辩,当何以治之?在2013台湾食品安全风暴背后,厂商的无良与“政府”的无为,更引发民众忧心。今天,2013“台湾真假”系列报道的第一篇,我们来看看食安风暴里的那些“假门假事”。

食品“掺假秀”接二连三上演

“Made In Taiwan”,味美、安全,曾经台湾食品给人享受与信赖,可是自打2011年“塑化剂”致命袭击后,食安风暴接二连三而来,2013年尤甚。  从年初的“新竹米粉不含米”开始,到二三月间爆发的食品掺入工业用有毒原料的“毒淀粉”事件,众多美食纷纷“中枪”,人们谈Q色变。接着又是死猪肉、“毒餐盒”、伪造保质期标签、“胖达人”面包香料作假、“伪台湾米”等事件纷纷“粉墨登场”,民众一次一次的愤怒,“政府”一次一次的难堪。而10月爆出的大统长基油品造假事件更是“火上浇油”。11月台媒也踢爆统一、味全等品牌乳品含禁药,虽有“政府”背书,但仍掀轩然大波。据不完全统计,5月至11月,短短半年,台湾至少发生17起重大食安事件。

而且,更令人难安的是,今年涉入食安风暴的主角多是食品行业的“大腕”,比如顶新、康师傅、大统、王品等。

点评:台湾成功大学政经系教授周志杰受访表示,作为三个孩子的父亲,对于食安丑闻,他忧心且愤怒。对于无良厂商已无语,对于“政府”则信任减分。他透露,现在家庭食用品已自找通路。一些家庭透过“台湾主妇联盟生活消费合作社”,以及一家公益性质、叫“里仁”健康产品的专卖店采购,寻求安心。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