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榨油机热卖主妇爱榨油 自家榨食用油安全隐患多?

2013/10/18 10:15:53 来源:羊城晚报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说的是时下许多家庭DIY(自己动手制作)的乐趣。从早些时候的自酿葡萄酒、自家菜到现在借助各种功能的小家电进而DIY面包、酸奶甚至食用油。

这样的方式虽然充满乐趣,但是否一定都安全呢?日前,微博认证为“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硕士”的阮光锋发表文章称,“如果自己在家榨油,极有可能埋下安全隐患,而那些大肆推销“家用榨油机”的商家,则是完全无视国家法律法规,误导消费者的食用油使用,危害更大。”那么,自己在家榨油是否真的存在健康隐患?专家对这一问题又是如何解读呢?家用榨油机是否买不得?一起来听听吧。

榨油机热卖,主妇爱榨油

家用榨油机是今年新兴的家电产品之一。顾名思义,家用榨油机能让用户在家里通过简单的材料就能轻松榨出“食用油”。在淘宝网上一搜,数十款榨油机任君选择,价格范围从最低的不到500元的手工榨油机到数千元的电动榨油机都有不少消费者购买。例如一款售价1980元的家庭榨油机显示30天内有127人付款,查询产品介绍了解到,这款产品为冷榨型产品,花生、芝麻等油料可以直接冷榨。其中,1斤花生出油为0.45至0.5斤、1斤芝麻出油0.4至0.45斤、1斤菜籽出油0.35至0.4斤。

热衷在家里购买各种DIY机器的主妇张小姐使用过一款自动榨油机,“出油效果还行,就是看上去有点浑浊,不如商店买的桶装成品食用油清澈。”不过,对于这种从家庭榨油机压榨出来的油是否存在食用方面的安全隐患,张小姐表示“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自家榨食用油安全隐患多?

阮光锋表示,这种直接压榨出来未经处理的“原油”不适合直接进食。因为“原油”中可能存在很多杂质,容易造成安全隐患。阮光锋称,“原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脂肪酸酯的混合物,俗称中性油。除中性油外,原油中还含有非甘油酯物质,统称杂质。原油中杂质多样,通常含有水分、机械杂质、胶质(磷脂、蛋白质、糖类)、游离脂肪酸、色素、烃类、微量金属化合物,同时还可能含有因环境污染而带来的砷、汞、残留农药等,这样的油脂可能给人类的健康埋下隐患,是不宜食用的。同时,油脂中杂质越多,在烹调过程中也更容易产生有害物质。

阮光锋还表示,有些油料作物,如花生等在储存过程中,如果有发霉,榨得的油中还可能带入黄曲霉毒素,而这种毒素是自然界中致癌性最强的毒素之一,危害不容忽视。由于原油中可能存在多种安全隐患,因此,必须经过“精炼”过程处理的食用油才能进食。

安全角度:精炼油完胜自家油

对于自家榨油是否安全,食品工程博士,《吃的真相》作者云无心则对记者表示,在现代食品工业里,压榨已经属于淘汰工艺,现在一般使用溶剂浸取。不管是压榨还是浸取,得到的油都要进行精炼,除去杂质,并且脱色、除味之后才进行销售。精炼后的油颜色浅,味道淡,稳定性更好。因为粗油有精炼油所不具有的风味,于是许多人相信:粗油更有营养、更安全。

从安全角度看,精炼油胜于粗油是毫无疑问的。云无心介绍称,油烧到一定温度都会冒烟。冒出的烟中含有一种物质叫做丙烯醛,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很强的刺激作用。油开始冒烟的温度叫做“烟点”。烟点与油的种类有关,比如葵花籽粗油的烟点不到110℃,而芝麻粗油则接近180℃。同种类油的烟点又跟其中的杂质密切相关,大豆和花生粗油的烟点在160℃左右,而精炼之后能够达到230℃以上。从安全的角度说,“自家榨的油”不如精炼的油好。

不过,植物油中有一些对健康有益的成分,比如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等,也会随着精炼而被去除一部分。有些情况下,损失能够达到百分之几十。因此,从营养的角度说,“自家榨的油”比起精炼的油又有一定的优势。

记者手记

DIY有乐趣,

风险不可忽视

自家DIY的食品更安全?这个问题不少网友都在关注。购买了各种DIY机器,从中获得乐趣的同时,亦不能忽视存在的安全隐患。例如各种食品DIY小家电使用的机身材料是否合规、机器是否易于清洁、是否获得相关认证等。同时,自己在家DIY食物亦不能忽视制作及存储的环境是否干净,机器使用是否安全等问题。总而言之,购买知名品牌的食品往往还是安全的,毕竟这些产品出厂前需经过严格的生产控制和检测,而自己动手DIY食物则获得了更多的乐趣。云无心博士有句话可以作为总结:“是否对健康有不利影响取决于食物本身,而不取决于是现成的还是自己做的。”所以,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仅取决于是否自己DIY食品,而是怎样选择食品的问题。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