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散装食品标签“换汤不换药”

2013/5/22 10:42:41 来源:包头晚报

      4月28日,包头晚报以《旧商品贴上新标签,制造新鲜“出炉”假象——超市散装食品标签藏猫腻》为题曝光了永盛成超市神华店、北京华联友谊大街店、中联昆百超市三家超市散装食品标签存猫腻一事。

       时隔20余日,曝光的问题是否还存在?散装食品标签是否仍有猫腻?工商部门检查整改如何?5月17日,记者再次走访了这三家超市,发现个别超市散装食品标签上干脆不再打包装、生产、保质日期了,其中两家超市还销售过期散装食品。

       新标签只剩条形码 

       “《包头晚报》报道后,永盛成超市神华店的散装馒头上的标签‘大瘦身’,干脆撕掉了以前的日期和各项食品信息,只剩下条形码和手写价格。”5月15日上午,市民刘先生拨打本报新闻热线表示:“以前这些散装食品标签上还有生产、保质日期,无论真假,还大概知道这馒头过没过期,现在干脆撕掉,不解释不说明,这样的整改真是‘彻底’。”

       17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永盛成超市神华店,在上次暗访过的散装馒头销售柜台前,所有散装馒头标签只有邮票大小,确实“成功瘦身”,标签上也只剩条形码和手写价格。记者找出4月底从永盛成超市神华店购买的几袋散装馒头的标签,发现同样柜台购买的同样散装馒头,标签变化竟如此之大,现在的标签较以前不仅少了重量、单价、配料、供应商,最关键的是包装日期也没有了。如此一来,肯定不会再出现两张标签的“失误”了。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超市主管介绍,本报此前报道的标签猫腻是超市常说的“返签”,早已是超市散装食品领域的“潜规则”。“‘返签’即当天没有卖完的散装食品,撕掉旧签贴上新签第二天再卖,或者干脆换掉包装销售,以此蒙骗消费者,这些散装食品没有明显过期表现,将永远是新鲜出炉的。对此,超市严格禁止,但供货商为了节省成本常常偷偷‘返签’,一些供货商胆子大,‘返签’有时懒得撕掉旧标签,或换掉旧包装,而是直接新签压旧签,蒙混消费者,对此超市也是深恶痛绝的。”这位主管表示。

       记者在永盛成超市神华店采访,发现标签上没有了日期的散装食品大量出现,甚至保质期只有一天的散包装豆浆标签也只剩条形码了。如今,面对只剩下条形码的散装食品,面对消费者的质疑,售货员坚定地说:“这是今天刚出来的,放心。”

       之后,记者又走访了北京华联友谊大街店,发现许多散装食品的标签同样有不一般的变化,以往打印明显的保质日期一栏许多都变成了空白的,让消费者无法确定散装食品的保质日期。 

       过期散装食品仍在售

       17日上午,记者在超市暗访中,在部分超市肉食和水果区域发现了许多过期的散装食品。

       中联昆百超市一个名为“蒙羊昆百店”的柜台前,记者发现里面有许多简单包装的猪肘,有的猪肘没有贴标签,有的则贴着标有包装、保质日期的标签,如果按照标签所示,一些猪肘已经过期,但仍在柜台内销售。

       记者购买了一对包装日期和保质日期分别写着2013年4月28日和2013年4月30日的猪肘子,售货员还嘱咐,“最好两天之内就吃了。”而记者刚走不远,这对被保鲜膜包裹的猪肘子已“血流不止”。此外,记者又购买了一些“圣女果”和“古鲍蘑”,按照上面贴的标签所示,都已过期数日,但依然在超市公开销售。

       在北京华联友谊大街店,记者在蔬菜、水果销售区域,发现一些散装食品还留有详细的标签,但其中有一些已过期却仍在销售。记者购买了散包装的柠檬、金桔,保鲜膜外贴着的标签显示均已过期。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