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红酒入华买卖添堵 海关设槛监测塑化剂

2013/3/7 8:51:17 来源:华夏时报

塑化剂风波空袭中国白酒之后,海外洋酒也未能幸免。日前,有法国媒体报道称,近期一些法国干邑白兰地酒被装箱滞留在深圳码头,原因是酒中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含量严重超过了中国新出炉的塑化剂残留值方面的标准。

在卷入塑化剂风波后,上海人头马贸易有限公司等洋酒商纷纷发出声音力图撇清与塑化剂的关系,这使得“塑化剂超标致使海关滞留”疑点重重。与此同时,在多方采访过程中,《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在中国白酒行业经历过塑化剂的空袭后,国家相关部门正加大对海外洋酒塑化剂的检测。如果再加上中国限制三公消费的大背景,海外洋酒在华销售命运堪忧。

塑化剂超标真假难辨

塑化剂风波继续扩大,海外洋酒难以独善其身。

日前,法国媒体报道称,在春节期间,至少有Camus(卡慕)、Frapin(法拉宾)、Remy Martin(人头马)三个法国干邑白兰地酒品牌产品因塑化剂超过中国规定标准而被挡在了中国国门外,滞留在深圳码头。

“我们的塑化剂并没有超标。”法国卡慕干邑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冯黎明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回应称,他们99%的产品进入中国,都是从上海那边入关,并不是在深圳;其次现在是淡季,法国卡慕干邑有限公司并没有往中国发过货物,那么怎么就能够被扣在深圳码头呢?

此外,上海人头马贸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只是由于因履行国家新近提出的对进口食品检测要求,需要提交检测报告,较之要求提出前,通关手续有所延长。目前,上海人头马贸易有限公司正在配合执行,根本不存在一些媒体所说的滞留和退回的情况。

而法国上述媒体则报道,近期滞留深圳港或退回法国的干邑白兰地产品据中国方面检测,一些干邑白兰地陈酿被检出邻苯二甲酸酯残留值可能超过30mg/kg。

对此,冯黎明认为,中国有关部门并没有见到他们的货,他们的货一直存放在仓库里,做一个产品的塑化剂检测证书,需要10天左右的工作日,法国卡慕干邑有限公司一共进口几十种产品,目前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产品都拿到了证书,他们是拿到一批手续就进口一批产品,这属于正常的手续问题,和塑化剂超标无关。

此前,卫生部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处的一位官员曾告诉本报记者,白酒行业的塑化剂含量在国外没有标准,外界对于中国没有白酒行业的塑化剂标准存在误解,未来中国会不会制定标准,还需要条件和走程序。

3月5日,卫生部相关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外洋酒卷入塑化剂的相关事情,他们也关注了,但是目前是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办负责,卫生部不负责此事。

对于海外洋酒被曝光塑化剂超标的事情,截至本报截稿时,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解释。

塑化剂检测已成新门槛

无论结果如何,塑化剂的检测已经成为洋酒进入中国的新门槛。

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法国卡慕干邑有限公司确实有一批货放在中国香港,因为整个亚太地区的货物都在香港,那里常年都有他们的存货,由于中国政府实行塑化剂的管制,出口到中国的洋酒需要塑化剂检测合格的证书,存放在那里的货物都已经获得了相关的证书,但是正当要通关的时候,就发生了被曝光塑化剂超标的事情。

“报道这件事的法国媒体已经做出了更正,就是他们的报道是失误的。”冯黎明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在中国销售的卡慕洋酒,99%以上都是从上海外高桥(12.20,1.11,10.01%)保税区进入中国大陆的,怎么又能说这些货物被扣留在深圳码头了呢?

虽然如此,但是塑化剂的检测确实已经成为洋酒进入中国的一道新门槛。公开信息显示,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去年年底通过各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相关进出口食品生产或经营企业,自发布通知之日起对进出口酒、乳粉、饮料、食用油、肉制品等五类食品实行特别监控措施,每一批货除了按产品标准规定检测外,还必须检测塑化剂,而且每一批次都需要提交报告。

此前,卫生部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局局长苏志曾表示,因为各个国家都没有制定塑化剂标准的经验,至少就卫生部了解,包括一些国际组织都没有塑化剂在食品中的含量是多少(的规定)。2011年卫生部的551号文件实际上是很有针对性的,就是针对控制违法添加,规定的限量值,参照了国际上其他国家的限量。

据悉,中国检验检疫局发给进口贸易公司的关于蒸馏酒3类邻苯二甲酸盐允许最大残留值标准,DEHP为1.5 mg/kg,DINP为9.0 mg/kg,DBP为0.3 mg/kg。

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欧盟并没有酒类产品中塑化剂的检测标准,海外洋酒在正式出厂前,也并没有针对塑化剂的检测,由于中国白酒行业去年爆发塑化剂风波后,中国海关对于进入中国的海外洋酒增加了塑化剂检测的项目。

这就意味着,洋酒如果想进入中国,必须要使得自己的塑化剂含量在中国的相关规定之内,否则就会被挡在关外。

在华销售或雪上加霜

事实上,此次洋酒塑化剂风波已是第二波。

早在去年的12月18日,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曾对外透露,茅台初步查清了“水晶皇”这个神秘人的背景,其背后有4股境外资金支持他,趁机做空中国白酒,以协助洋酒进入中国。那时,海外洋酒曾卷入塑化剂风波之中。

“目前,中国是法国干邑白兰地酒的最大市场,每年有超过4000万瓶的干邑白兰地销往中国市场。”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梁铭宣认为,现在要看洋酒涉塑传闻的发酵程度,如果未来事件持续发酵,受冲击的可能不仅仅是被曝光的品牌,其他进口洋酒也有可能在短期内陷入销售困境。

据本报记者了解,洋酒大规模进入中国是在2003年以后,消费人群主要在夜场和高档酒店,以中高档为主。另外,洋酒在餐饮和商超、专卖店等终端场所也占了一小部分份额。

2月底,拥有马爹利、芝华士、皇家礼炮等品牌的保乐力加表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的2012/2013上半财年集团销售额实现了5%的增长,达49.07亿欧元。其中中国表现抢眼,实现了18%的增长,名列全球新兴市场榜首。

据本报记者了解,虽然海外洋酒显示还在增长,但是去年以来,在“三公消费”限制、塑化剂风波、“禁酒令”等不利因素影响下,不仅白酒行业遭遇寒冬,海外进口洋酒的日子也不好过。

一位长期从事洋酒贸易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由于中国限制三公消费,2013年春节期间,不仅中国高端白酒销售受到的影响很大,海外洋酒和红酒的销售也受到很大影响,现在生意很不好做,她本人都想转行了。

对于洋酒目前的销售状况,人头马上述负责人则回避这个问题,只是表示,“人头马品牌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中国是人头马极为重要的市场。”

不过,白酒营销专家铁犁分析认为,因为相关公职人员喝茅台、五粮液(24.74,0.43,1.77%)是国产酒,算不上崇洋媚外,而喝海外洋酒风险就更大了,中国政府限制三公消费,不仅高端白酒受影响,海外高端洋酒受到的冲击则更大。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