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违禁抗生素滥用,“假兽药”变身“真凶器”

2013/1/15 16:14:43 来源:西部网

  也许,当你一家人围在餐桌旁,津津有味地吃着美食时,里面就有注射了假兽药和违禁抗生素肉制品,请问你还敢吃吗?也许有的人会不屑一顾地笑笑了之,但最近的一则报道,却让不少民众纷纷谈“肉”色变。

  据报道:不按照国家批号要求生产兽药,几乎已经成了行业内的潜规则。在郑州海润兽药厂,销售人员就坦言,他们严格按照药品批号生产的部分样品只是应付抽检,而投放市场的却是另外添加了其它抗菌成分的药品。一些养殖企业与养殖户签订合约的时候,也规定了养殖户由企业统一用药,如果农户用药不够的话,公司就从农户的利润里扣钱。一只5.5斤的鸡,必须使用1.5-1.8元的药,这也是行业不成文的标准。(1月13日 大河网)

  就在前一段时间,“速生鸡”事件在媒体上吵得沸沸扬扬,快餐巨头肯德基因为将使用饲料和药物喂养、从孵出到端上餐桌只需要45天的“速生鸡”搬上餐桌,从而在民众中引起了巨大的恐慌。此次又曝出用违禁抗生素制成的假兽药,被广泛用于养殖企业的消息,更是让消费者谈“肉”色变。试想,那些已经流向市场的“毒肉”,谁能保证不是杀人无形的“真凶器”?

  对于抗生素,大家都不陌生,医院看病,不管你有病没病,首先要注射抗生素,防止细菌感染,但卫生部专家却表示,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也是典型的滥用抗生素。若非专业配方,滥用抗生素危害巨大,因此国家对抗生素的管理异常严格。可是,此次事件中的城市郑州,在某些地方,不管你愿意不愿意、知道不知道,却有人免费配送、强制配给,而这些用违禁抗生素制成的假兽药,最终都流向了养殖户的饲养用药中,用其饲养长大的肉禽类,最终还是流向了消费者的餐桌,从而成了威胁民众生命安全的“真凶器”。

  为何在关乎民生的食品领域,频频出现影响如此恶劣的质量安全事件?假兽药如此明目张胆的销售,为何直至媒体曝光后,郑州市立即才组织市食品安全、畜牧、公安等部门对违法生产企业进行调查处理?这一段监管空白区段,政府相关执法部门对食品安全的漠视,让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中的消费者情何以堪!

  归根到底,还是假兽药背后的利益在作怪,如报道所说:卖药利润大,养殖户是在养殖企业的“五统一”规定的裹挟下,被迫使用假兽药的。那笔者不禁要问:违法企业久未查处的背后,是不是也存在着官商结合的黑色利益模块,这一点更值得纪检部门介入调查。

  俗话说,“家有百万,带毛不算”,养殖户对于风险的恐惧远大过于对抗生素的恐惧,要杜绝“假兽药”变成“真凶器”,我们一方面在要求地方政府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养殖业违禁用药的同时,更要考虑广大养殖户的投资风险。既要加强政府部门的养殖技术服务,也要建立养殖户投资失败后的赔偿机制,唯有如此,养殖户方能安心、科学地养殖,假兽药自然也就无路可销。

  笔者在此也奉劝各地方政府,莫要等到假兽药成为“毒杀”餐桌上消费者的真凶器的时候,才自责当初监管执法不力,那时已悔之晚矣!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