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茅台再撇塑化剂干系:一月市值蒸发500亿

2012/12/11 9:38:2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12月10日晚,仅过了三天之后,刚在12月7日发布塑化剂事件公告的贵州茅台(202.00,3.21,1.61%)(600519.SH)再次公告澄清,公司自送产品塑化剂指标均符合国家相关监管部门限量要求。

  导火索来自12月9日晚,有网友“水晶皇”在博客上指出,12月7日收到其个人送检的香港化验所的初步报告。在其送检的茅台酒里,检验出含有以下的塑化剂:DEHP-bis(2-ethylhexyl) phthalate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水晶皇”博客附图显示,送检茅台的DEHP残留量为3.3mg/L,而国家标准为1.5mg/KG。(基本53度白酒密度约为0.92kg/L,残留量为3.3/0.92=3.6mg/KG)。相比之下,茅台DEHP指标较国家标准高出了140%。

  当天,针对个人投资者的送检结果,贵州茅台证券部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证实,公司质量部门相关人士已就此提出了6点质疑,并将进一步核实。

  二级市场上,伴随塑化剂风波进一步升级,作为沪深两市第一高价股的贵州茅台也从200元的神坛跌落。截至12月7日,贵州茅台股价已从10月末的247.34元下挫至198.79元,跌幅已近两成。若按贵州茅台10.4亿元流通股东计算的话,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贵州茅台流通市值已灰飞烟灭逾500亿元,高达504.92亿元。

  不过,在500亿元流通市值的背后,仍不乏“刀口舔血”者。从11月初至今,贵州茅台的融券卖出数量来看,自11月19日的“塑化剂”事件爆发前后,已有人开始融券做空包括贵州茅台在内的白酒行业个股。

  三日两公告撇清“塑化剂”干系

  贵州茅台当晚公告表示,公司自送产品至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三家权威检测机构检测,结果均符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卫办监督函[2011] 551号)关于DBP、DEHP和DINP最大残留量(分别为0.3mg/kg、1.5mg/kg和9.0mg/kg)的要求。

  12月7日,贵州茅台在首次发布的“塑化剂”事件公告中也声称,生产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外加物质。

  当天,茅台质量部门相关人士在对网友个人送检结果提出6点质疑时也称,其检测方法使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1911-2008,检测了包括DINP、DIDP等6种塑化剂的含量。

  但实际上,GB/T 21911-2008《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检测的是16种塑化剂含量,并未包含检测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和DID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的内容,检测方法和检测项目存在偏差。

  同时,图片中显示DEHP检出含量为3.3mg/L,根据GB/T 21911中对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的含量计算说明,计算结果应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该报告结果仅有两位有效数字,与标准方法的要求不符,作为得到中国认可的化验报告,应不会出现上述的情况。

  对此,国海证券(8.16,-0.03,-0.37%)一位分析师对记者表示,目前我国尚无专门的白酒检测标准,只是有一个较为宽泛的食品标准。此次水晶皇和茅台自检结果出现分歧,也验证了此前关于其检测结果波动大甚至相同样本不同时期有可能检测结果不一致的说法。

  融券卖空飙升17倍

  茅台一直是市场热点股,塑化剂风波后面是市场的更大风浪。

  调查表明,在“塑化剂”事件爆发前后,贵州茅台融券卖出量则出现了明显的异动。其融券卖出额最低值和最高值的首尾落差超过17倍。

  11月2日,贵州茅台当天的融券卖出量仅有279.2万元,卖出股份数仅为11242股。这也成为了近一个月以来的最低值。

  此后,贵州茅台融券卖出规模开始稳步提升到了1000万元以上的水平。然而,等到11月19日“塑化剂”事件爆发的当天,贵州茅台当天的融券卖出量激增至4238.2542万元,卖出股份数量也攀升至198003股。

  在接下来的九个交易日里,贵州茅台融券卖出规模又有所回落。截至11月末,其融券卖出额回落至1000万元左右。

  不过,进入12月初,对于投资者宣称自费购买茅台送检塑化剂一事,再度引发了市场担忧,贵州茅台二级市场股价也已再度大幅下跌。如12月3日,贵州茅台融券卖出额又开始大幅上升。截至当天收盘,其融券卖出额从11月29日的982.1770万元大幅增加到了3191.5691万元。

  紧接着在12月4日至6日的三个交易日里,贵州茅台融券卖出量连续攀升至近期的高点,分别为3141.15万元、4970.21万元、5147.55万元。若与11月初的最低点相比,近一月来,贵州茅台最高点的融券卖出额升幅已高达17.44倍。

  值得一提的是,自“塑化剂”风波以来,做空浪潮已迅速从酒鬼酒(32.25,-0.40,-1.23%)扩散到整个白酒行业,特别是那些高档白酒。贵州茅台、五粮液(25.96,0.04,0.15%)、洋河等等纷纷被基金闻风抛售、被对冲估空。

  在高档白酒中,除了贵州茅台以外,洋河股份(91.80,1.01,1.11%)也从10月31日开始,每日融券卖出量从5674股逐日增加,到11月19日增加到85511股,增加近15倍;五粮液等其他白酒个股融券卖出量增速也同样如此。

  对此,有市场人士称,对于有意作空者,“塑化剂”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如每年基金排名之时。像那些全是基金、私募重仓囤积的个股,只要有一只基金开始抛售,其他基金就会跟风抛售。”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