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像治酒驾般严惩食品造假

2012/6/1 11:27:19 来源:文汇报

    调查显示猪肉和奶制品成“最不放心食品”,半数以上受访者呼吁—— 像治酒驾般严惩食品造假

  昨天,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研究中心编写的“食品药品蓝皮书”《食品药品安全与监管政策研究报告(2012卷)》发布。“蓝皮书”首次发布“中国八大城市食品安全公众认知度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猪肉和奶制品已经成为老百姓“最不放心食品”,半数以上被调查者希望像惩罚酒驾一样,严厉惩治食品造假者。

  报告以北京、成都、广州、兰州、上海、沈阳、武汉、郑州八个城市的居民为调查对象,从公众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的认知与评价、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评价与建议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

  在有效回收的4000份问卷中,1455人认为本地区食品安全的总体趋势“没有好转”。其中,在接受调查的上海市民中,近三分之一认为“食品安全状况明显好转”和“有所好转”,而36.12%的受访者认为“没有好转”,16.90%的受访者甚至认为“有所恶化”。

  调查显示,人们生活中最不放心的食品依次为:肉及肉制品、乳及乳制品、水产及其制品、果蔬、粮食及其制品。在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批发零售、餐饮和集体供餐、食品进口等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环节中,超过70%的被调查者认为生产加工是食品生产链中最大的安全隐患。在选购食品时,品牌、标签标示、购买场所是公众选购食品时进行安全性判断的优先考虑因素,38.5%的受调查者选择品牌的影响力最大。公众对价格的关注度相对较低。调查发现,即使是家庭收入较低的公众,在可承受的价格范围内,也将品牌、标签标示和购买场所作为判断食品安全性的重点考虑因素。

  报告发现,被调查者对政府惩戒食品违法行为力度,选择“比较弱”和“很弱,亟待加强”两项之和达到66.21%。对加强食品安全工作,被调查的公众中2477人提出,要像惩罚酒驾一样,通过立法手段严厉惩治食品造假者。对处理投诉的满意程度,选择“非常满意”、“满意”和“基本满意”的达到51.19%。但与此同时,公众认为监管部门处理投诉时最突出的问题是“推诿扯皮”,比例达到36.75%。

  本报告是由上海食品药品安全研究中心与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研究中心共同完成。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