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埇桥区三年水利大会战实现粮食大增产

2012/1/12 13:07:54 来源:拂晓报

本报讯 近3年来,埇桥区委、区政府按照“治理农田内涝,疏通田间排水体系,全面配套田间沟涵”的总体要求,以实施各类农业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小区治理、沟河清理、桥涵配套”为重点,坚持“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并重。三年水利大会战,改善除涝面积71.87万亩,新增灌溉面积9.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4.5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96万亩,年新增粮食产量0.48亿公斤。水利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首次突破50%以上。并连续五年获全市水利建设一等奖,2011年荣获全省“江淮杯”一等奖。

埇桥区水利大会战,自2008年9月份启动,区委、区政府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政委、区长任指挥长的农田水利大会战指挥部,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全区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区、乡(镇)、村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区四大班子成员及水利、财政、农委等有关部门组成4个督查组分片包干,进行月调度、季考核、年评比,并把绩效考核结果列入各乡镇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为水利大会战打造良好的指挥、调度、督查平台。

该区从自身实际出发,多措并举筹集水利建设资金。一是继续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作为筹资筹劳的重点。全区“一事一议’’共筹集1.15亿元用于水利建设,约占全区“一事一议”总资金的60%。二是科学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区委、区政府创新机制,统筹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综合治理、种粮大户综合补贴、小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用水安全等涉农资金2.25亿元,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确保实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三是加大区财政奖补力度。区政府本着“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的原则,按照每亩50元落实资金,共投入6000万元用于骨干河道治理和小区土方工程补助。四是广辟途径,引导社会资本力量投入。积极采取“大户捐资”、“集体收益再投资”、“推磨转圈”、“以土换资”、“以水换资”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资本力量,加大水利投资力度。

经过三个冬春的水利大会战,全区共完成土方3070.2万方,占计划任务的183%。疏浚大沟63条,长245公里,疏浚中小沟4503条,疏浚田间沟、地头沟18057条;新建恢复桥涵43154座;新打机井1633眼,恢复机井2375眼;改造村塘64面;新建维修涵闸54座;完成综合治理小区91处;共投入资金4.12亿元。

水利兴,才能农业丰。在2011年持续5个月的大旱中,全区小麦受旱面积180万亩,其中重旱面积145万亩。全区充分发挥三年水利会战工程的灌溉效益,共动用机井13746眼次,灌溉面积130万亩,利用地表水2400万方,灌溉面积48万亩。大旱之年,全区小麦产量仍比2010年增长13.4%。

(郑杰)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