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多重批发商炒菜如炒股 揭秘菜价涨跌幕后推手

2011/10/20 10:02:41 来源:广州日报

  本报历时逾半年调查揭开蔬菜价格涨跌幕后的最隐秘推手

  10月13日、14日,广州一场罕见红色暴雨,很多市民笑曰:这是老天爷的心情不好。翌日,广州市面水叶菜价就涨了一截,与几个月前的低菜价形成鲜明对比。

  今年全国蔬菜大势行情如坐“过山车”,一会“菜贱伤农”,一会“菜贵伤民”,这让所有人都“伤不起”,涨落行情为13年来罕见。是蔬菜供需“不和谐”?还是游资炒作太疯狂?抑或是运输环节的成本水涨船高?

  从今年3月至今,记者历时半年多时间,从珠三角的田间走到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又从批发市场走到肉菜市场,全面解密整个蔬菜供应链各环节的实情,同时更独家跟踪,揭开这条产业链条上最隐秘的“炒菜”高手真面目——如何日日“炒菜”?看准了,准赚;看差了,要赔。

  蔬菜供应链

  菜农:部分弃耕

  原来人和镇有上百户的江西外来菜农,今年至少有三分之一菜农顶不住,或者回家,或者改行打工了。

  菜农许财富

  2011年10月14日中午,刚刚下过一场暴雨的广州天空中依然乌云密布,老表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缪回春找到记者。他说,来广州13年了,他从未见过今年这样难赚钱的蔬菜行情。

  作为第一批来广州种菜的江西菜农,缪回春带动老乡在海珠区一带承包了几乎所有菜田,成为海珠区相当有影响力的蔬菜种植户。

  去年海珠湖开挖,缪回春转而在南海区丹灶镇银河大杏村租了100多亩地,邀请10多户老乡种菜。去年蔬菜行情好,菜农普遍赚钱,少的7万~8万,多的十几万。

  今年春节后,缪回春又花了200多万元扩租了300多亩地,再请30多户老乡从广州过去一起种菜。正想宏图大展的时候,一场意外让缪回春的计划全盘打乱了。

  蔬菜疯长 供应过剩身价低

  缪回春说,过年后,先是遇到了不下雨的春天,全国范围内,蔬菜都在菜地里疯长,120多亩地,每天的蔬菜能收获2万斤。走进丹灶镇当地农贸市场发现,到处都是菜,每天只能卖出5000斤,近3/4的蔬菜无人问津。供过于求加上同质化,蔬菜价格低得可怜,一毛钱的生菜菜农都愿意卖,但就是没有菜贩子前来采购。

  其后,日本发生大地震和核泄漏危机,全国范围内,市民担心核泄漏污染,蔬菜销售可谓遇到冰点。“生菜就是几分钱一斤都无人问津,因此不少菜农直接将生菜、芥菜等烂在菜地里,不想再耕种了。”缪回春说。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