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北京7月CPI同比上涨6.4% 创39个月新高

2011/8/13 9:43:53 来源:新民网


  北京日报讯(记者涂露芳)昨天,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7月份主要经济数据,市民最关注的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同月上涨6.4%,创2008年5月份以来的新高,但比全国7月CPI上涨6.5%的幅度略低。

  食品和居住类商品价格上涨仍是推高CPI的主要因素。7月食品类价格上涨12.7%,拉动总指数上涨3.2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涨8.7%,拉动总指数上涨2.1个百分点。另外,烟酒类上涨3.1%,衣着类上涨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4.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4.1%,交通和通信类上涨2.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8%。

  从环比看,7月份消费价格比6月份上涨0.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3%,居住类价格上涨0.6%。1月至7月,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5.6%,涨幅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4.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7.1%。

  值得关注的是,7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涨幅继续扩大,比上年同月上涨3.3%,涨幅比6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加工行业上涨22%,农副食品加工业上涨18.4%,涨幅较高。从环比看,7月份出厂价格与6月份持平。作为CPI的先行指标,PPI上涨将使生产环节成本的上升成为流通环节商品价格上涨的根本推动力。

  此前,业界普遍认为中国生产环节全面供大于求是稳定物价的最有利因素,但去年开始的新一轮通胀表明,输入型通胀影响下,原材料、能源等基础性生产资料的价格加速上涨,加上劳动力成本的迅速攀升,已经严重挤压经营利润,很多企业不涨价就无法生存,这成为今年物价调控面临的挑战。

  记者注意到,7月份,北京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同月上涨10.1%,涨幅比6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农副产品类上涨38.2%,燃料动力类上涨20.2%。从环比看,7月份购进价格比6月份上涨0.1%。

  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宏观部于国庆分析,与全国物价形势类似,猪肉价格大涨是北京CPI创新高的首要因素,考虑到去年7、8月份猪肉价格惨跌,8月份之后物价的涨势可能有所回落。但近期北方雨水偏多,对秋粮生产会有一定影响,加上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很可能出台,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很大,未来几个月通胀形势依然严峻。他认为,“降物价、稳增长”仍将是北京经济宏观调控的重点。

  相关新闻   前7月城镇居民收入增10.4%
  1月至7月,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844元,同比增长10.4%。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8.4%,受两次提高相关社会保障标准带动,养老金、离退休金收入增长14.8%,由此拉动转移性收入增长10.6%。

  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0112元,同比增长12.8%。其中,受人均外出从业收入快速增长带动,工资性收入增长13.8%;转移性收入增长34.5%,两者合计拉动现金收入增长12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