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当温柔的“罚太轻”遇上彪悍的地沟油

2011/8/11 13:41:40 来源:搜狐网

 谢飞君

  “地沟油”大多由小作坊和四处打游击的个体油老板经营,但上海近日却查处到一些具有正规经营资质的厂家或公司在“环保、科技”合法外衣的掩护下,干起了收购或倒卖“地沟油”的违法行为。记者从上海市绿化市容管理局获悉,近日沪上几家有正规经营资质的厂家因收购或倒卖“地沟油”被处以3万元的最高罚款额,这些企业包括“上海环洁油脂厂”、“厦门卓越生物能源有限公司”、“上海润乐贸易有限公司”等。

  一边是使用、销售地沟油的高额利润,一边是《上海市餐厨垃圾处理管理方法》规定的最高3万元的罚款额。在如此低廉的犯错成本面前,逐利的企业当然“奋勇向前”。也难怪有报道称,市绿化市容局、市城管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从今年4月起至今,已先后查处违法处置地沟油案件累计达15起。

  近几年,食品安全日益成为一个“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也能简单地责备商家无良既然条例本身就留有空子可钻,既然犯错的成本微乎其微,商人也就免不了得孔而入!

  在国外,企业和个人都要为错误付出沉重的代价。在邻国日本,2000年曾发生“雪印牛奶中毒事件”,追究原因,是该企业在北海道的奶粉生产工厂 (该厂的产品都是先制成奶粉,再在各地工厂还原成牛奶)电线受冰雪破坏,出现了近3个小时的停电,使生产线上的原料停留过久,出现了细菌超标,从而导致部分人中毒。根据调查,当时受影响的只是“低脂肪乳”一种产品,回收也非常及时,且由于停电时间不到3小时,但之后有几千人发现中毒,究竟是事实还是幻觉,并无定论,官方也只是说“疑似”。但是,即便如此,这家有七十年声誉的老厂在“中毒事件”的打击下,最后不得不宣布关门。现在的雪印公司,主营的是黄油、奶酪等产品。 “不二家”,日本蛋糕制造业最大的连锁店,2006年,因为下属一家工厂使用了过期牛奶制造奶油被检举,总经理辞职,其下属各点心生产厂和连锁店被迫全部关闭。

  与邻国残酷的惩罚相比,相关部门对地沟油公司开出的3万元的罚单显得非常无力。然而,按照《上海市餐厨垃圾处理管理方法》规定,将废弃食用油脂加工后作为食用油使用或者销售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这个人人都觉得过低的罚款额实际上已经是企业能够受到的最高处罚。不得不说,类似的“犯错成本”过低,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我国在公共场所 “禁止吸烟”、“禁止吐痰”都见效不大。

  放眼世界,加大犯错成本已经成为各国的一种成功经验在欧洲、新加坡等地,政府也是用上百美元的罚单来改善居民公共卫生意识的。因此,在CPI高涨的今天,一成不变的3万元罚单,显然是不够具有威慑力的。奉劝有关部门制定惩罚数据的时候不要只简单粗暴地定下一个数据,至少可以按照非法所得的收入来制定相应的罚款额。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