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稳粮增产农机挑大梁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2011/6/21 15:35:50 来源:中华粮网

    三夏时节,一场“龙口夺粮”大行动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忙碌在田间地头的50万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和1400多万台耕种机具,夜以继日,抢晴天、战阴雨,收、耕、种一条龙作业,保夏粮颗粒归仓,为秋粮生产赢得宝贵农时。

    事实上,农业机械的作用不仅凸显在三夏这一关键农时,在全年种管收的各个环节,在务农劳力数量、素质“双下降”的今天,农机都发挥着农业生产主力军和先进技术应用主要载体的作用,挑起了稳粮增粮的大梁,成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可替代的力量。

    显示出增产神威

    “眼前的这片地,亩产有575.4公斤!”6月7日,在河北省定州市东亭镇王村深松整地示范方,面对连片整畴的小麦,定州市农业局局长安纲喜滋滋地对记者说。

    深松整地,是农业部近年来主推的一项机械化技术。它通过大型拖拉机牵引深松机具,在不翻土的情况下疏松土壤,改善耕层结构,增强农作物保墒抗旱能力。据测算,深松达到25厘米,每公顷地可多蓄水400立方米左右,相当于建了一个小型土壤水库。

    安纲介绍说,定州去年有10.8万亩小麦实施深松,今年又实施40万亩。测产结果显示,在基本苗相同的情况下,实施土地深松的地块比未深松地块每亩可增产43公斤,增产10%以上。

    目前,这项新技术已在东北三省、黄淮海等地区大面积推广,去年全国深松整地1.4亿亩。保守测算,在适宜地区普及应用此项技术,可为粮食增产贡献百亿斤。

    “农机能在不增加甚至减少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情况下,实现土地产出率的提高。”农业部农机化司司长宗锦耀指出,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规划已将农业机械化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个主要技术措施。

    “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传统在农机人身上得到延续。”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方宪法研究员告诉记者,农机可以实现人力难以达到的速度和精确度,在同等生产条件下,水稻、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可实现增产节种减损的综合增产能力分别为53公斤/亩、37公斤/亩、72公斤/亩;集成运用多种农机化技术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可以在干旱气候下增产15%~20%。

    正是因为农机在粮食增产上的显著作用,农业部近年来在全国大力推广机插秧、精量播种、化肥深施、免耕播种、秸秆还田、节水灌溉等一系列农机化技术,推动良法与良机融合。这些都为夏粮丰产丰收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提升了农民种粮意愿

    近年来,由于劳力短缺和劳动强度大,一些地区早稻季节性抛荒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在湖南省衡阳市,由于机械化的大力推行,有力促进了单季稻改种双季稻,今年衡阳比去年减少季节性抛荒14.32万亩。

    衡阳市农业局副局长刘同生介绍说,衡阳大力推广集中育秧和机插秧技术,品种选用、栽培技术、育秧技术都围绕机械化操作来改进,实现了育苗、翻耕、插秧、收割全部机械化操作,有效调动了农民种植双季稻的积极性。不仅是衡阳,今年湖南省增加早稻种植110万亩,全国早稻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160多万亩。

    “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影响农民种植意愿的重要因素。”中国农业大学杨敏丽教授指出,如今农民的劳动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以前更注重省钱,现在更注重省事。在这一形势下,农业机械则显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生产效率可提高几十倍,让农民种地轻松又省心。

    实践证明,机械化水平高,相应的作物品种就能实现稳定供给。在山东,得益于玉米机械化直播和收获水平的提高,农民种植玉米积极性很高,在小麦收获后直接大面积进行玉米贴茬直播。

    农机的普及,促进了种粮大户的涌现。辽宁农民于会怀连续4年每年投入200多万元购置农机,牵头的农机合作社服务面积超过30万亩,他自己还承包了耕地1万多亩。

    突破“谁来种粮”的难题

    “现在一年在地里的时间不到20天。”在河南省舞钢市八台镇时庄村采访时,农民时文义掰着指头对记者算道,“犁地播种两天、打药两天、浇水两天、收麦两天……其余时间我都在外打工。”

    这个村近年来有了4台90马力的拖拉机,三分之二的地都由村里大型农机手代耕代种,小麦播种40元一亩、玉米60元一亩,几天时间村里1000多亩地就种完了。

    像舞钢这样的地方是全国大部分农民种粮现状的一个缩影。把服务环节分别外包,自己管理,需要在地里20天。而在一些农机服务组织发达的地方,农民甚至连地都不用下,农机合作社“保姆式”服务让农民“穿着皮鞋可种田,打个电话就收麦”。如今,在田间劳作一线再也难见农民挥汗如雨的景象,更多的是大型农机驰骋田间大显身手的身影。

    2010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这一数字意味着,农业生产已大大降低了对人力的依赖。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已实现了粮食生产机械化,全区仅需2600人就能把近28万亩水稻和25万亩小麦种完,可省工51万个;“中原粮仓”河南省在2000多万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情况下,粮食生产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以前“三夏”大忙要上亿人参与,现在只要几十万台收割机、100多万农机手,不到20天就能把全国的麦子收完……活跃在全国各地的4000多万农机手和20多万个农机服务组织,已日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