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南宁蔬菜价格不断上涨 四大原因致使菜价“发烧”

2010/10/13 11:02:08 来源:南海网

    近段时间以来,南宁市场上的蔬菜价格不断上涨,一些食用菌的价格甚至超过了肉价。从市场反馈回来的信息是由于南宁本地自产的蔬菜供应量有限,全国各地目前正处于季节性的蔬菜匮乏期,国内部分蔬菜产出大省遭遇水灾等原因,运入邕城的外地蔬菜成本增加,造成供需矛盾。我区地处南方,理论上适宜各类蔬菜种植,近期也没有遭受恶劣天气,为何本地的蔬菜供应如此有限呢?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1、原因一

  菜地不断萎缩

  穿过高楼林立的街道,西乡塘区安吉镇苏卢村50岁的刘秀芬拉着她的三轮车左转右拐,来到一家粉店前吃早餐。11日清晨6时许,她刚刚拉着一三轮车空心菜到安吉市场出售,菜很抢手,一下子就被菜贩子抢空了。在吃粉时,刘秀芬指着前方一栋大楼告诉记者:“这里,以前还是一片芹菜地呢。”

  刘秀芬在苏卢村种了十几年的菜,她看着周围的楼房一栋栋拔地而起,也看着自家的菜地从3亩变成了2亩,再变成现在的一亩,其中4分是自留地,有4分地还是租来的,剩下的一些则是自己开荒的边边角角。

  “现在平均下来每个人就只有8厘的地,去年平均每人还有3分地,很多地都被征了。”刘秀芬回忆说,以前苏卢村三队有600多亩的田地,现在只有100多亩了,也许过不了多少年,村里的菜农都要转岗了。

  武鸣县双桥镇平陆村一带,过去这里的很多蔬菜都发往南宁。而眼下,一部推土机正在菜地里来回工作。“明年,这里就变成武鸣至南宁的城市大道了。”平陆村八队的一位菜农指着推土机刚翻出的新土告诉记者,那里曾是他种豆角的地方。现在,菜地让路给了宽阔的马路。

  菜地上开发楼盘、企业建厂、公路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种菜被“种”厂、“种”楼所替代。

  南宁市农业局的一份数据统计显示,2009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237万亩,总产量328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加21.11万亩、29.5万吨。从数据上看菜地面积和蔬菜产量在增加,但该局的蔬菜科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城市不断扩张,近郊常年菜地流失严重,新菜地的开发远跟不上城市扩张的速度。

  2、原因二

  种菜的人减少

  “等我以后建好了大棚,到时候你再来采访吧!”面对记者,梁成刚觉得很不好意思。34岁,大学毕业,回乡种菜的武鸣县双桥镇腾翔村菜农梁成刚10月10日下午告诉记者,他想发展无公害有机蔬菜,想建大棚,但因为缺少资金,现在他只能走传统种植的老办法,种几亩辣椒养家。

  其实很多菜农跟梁成刚一样,面临着诸多困惑:菜价时涨时跌,风险大,没保障。谈到最近不断上涨的菜价,梁成刚的回答是:“把菜价发烧归结于天气因素,是一个借口。”

  菜地在萎缩,种菜人的状况也不乐观。梁成刚大学毕业后,在社会上闯荡多年,换了几家公司,待遇一般。去年看到菜价一直在上扬,干脆回家种起了青菜。不过,像他这样拥有高学历的年轻人,在村里种菜的并不多。“种菜要起早贪黑,风吹日晒,很辛苦,现在的年轻人都难以承受。”

  “这几年,种菜早就不是年轻人的事情了。”常年在武鸣农贸市场收购蔬菜的农村经纪人韦家奉说,他常年到田间地头去收购果蔬,对农村种植业的情况很了解。他说,现在活跃在田里的,都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甚至是老妇人比较多。

  在双桥镇蔬菜基地旁边就有一个平陆工业园,几十家企业敞开大门招聘年轻的工人,在家门口就可以上班,每月可领取1000多元的工资,这样的吸引力自然把村里的年轻人全都“带”走了。刘秀芬也说,种菜太辛苦,风险大,她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还继续种菜。

  中老年人种菜带来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双桥镇农业服务中心的陆荣芬副主任说,种菜是个劳动强度很大的活儿,很多老年人在体力上吃不消,接受农业新技术的能力有限,市场信息不灵,使得他们在蔬菜种植的品质和产量等各方面会大打折扣,这不能不说是蔬菜供应紧张的一个原因。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