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小龙虾风波暴露长期以来食品安全治理的困境

2010/9/15 11:45:33 来源:南都周刊

    小龙虾风波暴露了长期以来食品安全治理的困境,一方面,食物源的污染日趋严重,另一方面,日常性的食品安全监管缺失,直到食品危机发生,政府才临阵磨枪,市民只能惊慌失措。

  南都周刊记者_黄修毅 南京报道

  8月27日,一位食客在享用刚端上桌的小龙虾。连日来,南京等地突然出现食用小龙虾导致肌溶解症病例,各地小龙虾销售受到影响。

  夜色下的南京市惠民桥水产市场。

  一条废弃的铁轨穿过外围的临时棚屋,纸板壁缝隙中透出的零星灯火,是打烊的海鲜干货店、水产批发铺,以及售卖泡沫塑料箱和冰块的小店。鱼腥味从街角、地沟里使劲地往外钻。

  子夜时分已过,虾贩子高健所说的从湖北、江西等地前来卸货的卡车并未在记者的视野中出现。难道小龙虾批发交易转移了地点?

  当记者在9月2日再度联系上高健时,爽约的他在电话里压低了声音,却卡不住躁郁的火气,“已经有七八条汉子撵上我,问我还混不混了。”

  从1991年以来就在这里——南京市小龙虾私贩集散地活动的高健,自南京传出食用小龙虾导致肌溶解的消息后,已闭摊不出20多天了。

  卖虾实名制

  第二天,从惠民桥水产市场的小龙虾交易登记册上赫然出现了几位从江西贩运小龙虾的商贩。对小龙虾商贩进行实名制登记是南京市政府8月25日以来展开“为期一个月的小龙虾专项整治”的措施之一。按照要求,所有摊主销售的龙虾,要登记其龙虾数量、来历及销售去向等,没有按规定登记的一律不得进行销售。

  白天的小龙虾交易冷清异常。十来只一米见宽的泡沫塑料箱后面,七八个小贩站的站,坐的坐,围成一圈斗地主。摊位前过往的人,甚至都没让他们费开箱之力。

  就在两周前,南京水产市场上,一两以上的红虾还能卖到28-30元一斤,现在仅为18-20元一斤,价格下降了两到三成。总成交量只有14-17吨,比往年的60-80吨大幅下滑。“出事以前,这里有百八十号人做小龙虾生意。现在倒好,就剩我们几个。”批发“江苏产龙虾”的孙苗花说。

  她每隔半个小时,就把敲碎的冰块镇住覆盖龙虾的尼龙布,这是为了“保鲜时间长一点,现在卖的是压箱货。开箱以后,小龙虾动来动去,相互撕咬,又没人来买,损耗会更大。”

  孙苗花干脆一屁股坐在了箱子上,“我们天天把小龙虾当饭吃,怎么就没吃出问题来呢?以前我也搞过豆腐、大米,他们在豆腐里面泡的都是石膏粉,米里面捣的是地沟油,那可比小龙虾毒多了。”

  “现在政府抓龙虾的源头,实行登记制,但上海的龙虾日消费量是南京的三倍,浙江宁波的日销量也不少,为什么这两个地方没有像南京一样出现大量的病例?”虾贩子高健说。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