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新华视点:外资高调入场 我国粮食安全存隐忧(2)

2010/8/20 9:36:20 来源:腾讯网

    另据了解,益海嘉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先后在我国设立了40多家工厂和20多家贸易公司,成为知名的粮油加工贸易商,打造出“金龙鱼”“胡姬花”等品牌。益海嘉里(抚州)公司目前正在和当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洽谈晚籼稻的委托收购事宜。一家投资几亿元、占地几百亩的大米加工厂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

    中储粮金溪直属库主任饶胜平说,一些外资粮商,从“抢购小麦”到“高价收谷”值得关注,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将在两个月之后的中晚稻收购,面对实力雄厚、嗅觉灵敏的外资粮商,国有粮食企业和其他民营加工企业或将生存艰难,并增加国家对粮食市场的调控难度。

    “两个隐忧”不容懈怠保粮食安全需筑“防火墙”

    “2008年世界粮食危机的时候,国际粮价是国内粮价的2倍,但我国仍然平稳度过,做到了‘世界粮荒、中国不慌’。”粮食问题专家、南方粮食交易市场副总裁熊学华说,今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形势与2008年的情形相反,我国大米、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价格普遍高于国际粮食价格,因此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传导到国内的可能性很低。

    据国家发改委测算,今年7月份,国内小麦、玉米、大豆批发价格分别比国际市场(美国、巴西现货价)每吨高695元、1005元、813元;国内晚籼米批发价格比品质接近的越南大米(含碎5%,现货FOB价)每吨高692元。

    高级经济师、郑州商品交易所市场部总监施利敏说,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成功实现连续5年产量超过1万亿斤。今年的夏粮产量虽然比上年略有减少,但仍是第三个高产年。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裕,超过40%库存消费比远高于国际警戒线,粮食市场有充足的粮源保证。

    施利敏说,国家连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不但有效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为粮食增产提供了价格保证,从而使我国市场粮食价格水平在国家的调控下稳步抬升,从2008年及其之前的国际“粮价洼地”变身为目前的国际“粮价高地”,使我国粮食安全的“防火墙”更加坚实,更不容易受国际粮价波动的传导。

    种种迹象表明,这次国际粮价上涨对我国粮食市场和价格走势影响有限。“夺取秋粮丰收,特别是抓好晚稻生产,全力保持粮食稳定发展好势头,对于保障市场供应、管理通胀预期、应对国际粮食市场新变化至关重要。”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日前表示。

    但是,专家提出,这次国内外粮食市场波动仍然提醒我们,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仍然存在两大隐忧。一是必须加强包括水利建设在内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特别是抗灾能力建设,从根本上稳定和提高我国粮食产量,才能不断应对国际粮食市场波动。

    二是外资粮商在我国粮食市场“跑马圈地”步伐加快。从北方抢购小麦到南方高价收谷,类似益海嘉里这样的外资企业,正全面进入我国粮食收购市场。外资粮商的高调表明,未来我国散、乱、杂、小的粮食加工行业或将面临残酷的洗牌。因此,通过政府行为和市场手段对国内粮食企业进行大力整合,不仅迫在眉睫,而且势在必行。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