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32只中药饮片“柜台方”在沪试售

2010/8/16 14:19:15 来源:和讯网

   应一琳 王宝龙

  日前,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复实施,对中药饮片“柜台方”进行试行销售。首批试行销售32只中药饮片“柜台方”,包含预防感冒方、消食方、清热消暑方、化痰止咳方、湿疹方……试点单位每月应向上海中药行业协会上报中药饮片“柜台方”销售的相关数据。

  “柜台方”经专家筛选甄别

 中药饮片“柜台方”是我国中医药传统文化遗产之一,是由历代坐堂中医(郎中)和长期从事中药调配的老药工根据患者的病情,按照长期积累的经验拟定的简单处方并以此调配中药饮片,用于治疗常见的小毛小病。

  中药“柜台方”疗效确切,价格低廉,长期以来,为病症比较单纯不易引起并发症的患者治疗,“柜台方”具有其简便、安全、有效的特点,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为了使中药饮片“柜台方”得以继续为广大病人服务,上海中药行业协会在行业内征集了250只中药“柜台方”,多次召开了有关“柜台方”的专题座谈会和研讨会,经过行业专家的筛选甄别,共选出了近70只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的“柜台方”。并由上海中医药学会协助,邀请全国著名老中医、中医药教授对“柜台方”作了进一步的验证和审阅定稿,最终32只“柜台方”入选。

  首批在20家中药店试行

  据悉,首批药方在全市的20家中药店试行,以后视试行工作的经验总结,再确定扩大试行单位。中药饮片“柜台方”销售单位必须是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GSP认证达标、并且有经营中药饮片配方资质的企业。

  中药饮片“柜台方”销售单位的人员要符合中药饮片配方的规定,必须配备执业中药师(中药师)和中药调剂员。

  首批试行销售32只中药饮片“柜台方”,以后根据试行中的应用情况,由上海中药行业协会逐步扩大“柜台方”销售范围。

  此外,上海中药行业协会对经营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销售业务和“柜台方”用药指导专业知识培训,保障规范服务和用药安全。

  各中药饮片“柜台方”销售单位必须规范经营,承诺保证药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必须遵守上海中药行业协会制定的有关中药饮片“柜台方”销售服务的各项规定。上海中药行业协会将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专门检查,监督保证规范经营和安全使用。

  新闻背景

  “千人一方”现象挑战膏方发展

  商报记者 应一琳

  据统计,2009年上海使用膏方达15万余料,市场销售额约1.8亿。江苏省中医院,常州、昆山等地中医院每年膏方数都上万料。在日前举行的全国中药膏方高峰论坛上,有专家指出,“膏方这样继续传播不仅无益,反而有害。不少人吃过后出现了种种不适,严重影响了膏方在适宜消费群体中的认同度。”中医膏方亟待规范。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曹洪欣表示,膏方是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的集养生与医疗相结合,同时把握了个体化诊疗和共性化规律的中医药干预手段。但随着需求的增长,膏方门诊风起云涌,“千人一方”,片面追求效益,不顾膏方质量等情况,给膏方发展带来了挑战。

  中医界素有“宁看十人病,不开一膏方”的说法。据专家介绍,膏方的配制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辨证论治为基础,强身与疗疾相结合,融中药、滋补品和相关食品于一炉,按照一人一方、一人一锅而制作出来的膏类制剂。膏方有其适应人群和不适宜人群,需要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为个人“量身定制”。

  在上海,很多医院就规定只有5年以上的副主任中医师才能开膏方,但目前国内膏方市场一哄而上的现象却令与会者十分担忧。业内人士透露,由于膏方市场利润丰厚,一些小诊所、零售商店也开始加入开方“大军”,甚至在药店不给人号脉就直接开方。有的医院不顾来人的具体情况,有求必应,开的方子越来越贵,名药、贵药越用越多,医生几乎变成了“开膏匠”,造成资源浪费。由于目前尚无国家和地方强制性标准,使得膏方的生产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

  据悉,目前北京、安徽、山东等多个地区也已经启动或准备启动膏方工作。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东阿阿胶(000423,股吧)今年开始建设“全国中医膏方培训基地”,中华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筹委会也在积极推进分会的组建工作。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