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助力盛会传承文明伊利:责任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2010/7/22 17:59:12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第四届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暨中国・呼和浩特第十一届昭君文化节开幕式―――“伊利情”大型文艺晚会,7月16日晚将在呼和浩特隆重开演。这是伊利集团第八次全力赞助支持昭君文化节。

  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

  在那遥远的年代,一位绝色佳人,辞别汉宫,步出关中,在匈奴单于甲仗马队的簇拥下,怀抱琵琶,披风艳丽,环佩叮当,向塞外走来,满天瑞雪竟也高兴得纷纷扬扬。

  这位绝色佳人就是名垂千古的王昭君,这个脍灸人口的故事就是昭君出塞。

  两千年来,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在华夏大地上世代传颂。在对王昭君的事迹、人格魅力以及历代形成的大量文学艺术作品的研讨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民族团结为核心精神的昭君文化。

  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昭君文化,已经成为中华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以“弘扬昭君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发展地区经济”为宗旨,于1999年起推出了一年一度的昭君文化节,打造符合区情、市情,极具民族和地区特色的“昭君文化”品牌,综合发挥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经济价值。

  责任,源于深沉的爱时刻放在心上

  一年一度的昭君文化节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届,不但展现了内蒙古的民族特色和首府的风土人情,使呼和浩特的知名度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更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平台,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载体,加强民族团结、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力。

  这其中,离不开伊利的贡献力。

  作为国内乳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作为草原的儿子,伊利集团一直不遗余力地在经济、文化、对外交流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2000年开始,伊利集团便每年出资500万元联姻昭君文化节,倾力打造家乡的城市形象。在2005年更是向政府捐赠3000万元用于创建首府文化大市、独家赞助今后三年昭君文化节和中国乳都的战略发展。

  伊利集团与昭君文化节的契入点就是为了复兴草原文化的精神蕴含。正如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所说:“数千年来的草原文明史积累了难以估价的文化资本,启动这些文化资本,就可能形成具有草原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从而带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昭君文化节作为草原文化的知名品牌,不断提升着呼和浩特的美誉度和国际化程度,它所体现的城市文化底蕴和城市品位,也正是伊利集团一直致力于对外宣传推广的。”

  当昭君文化节被国际节庆协会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的那天起,昭君文化节已由单纯的文化节日发展成为一个内蒙古特有的文化符号。

  对于伊利,这个生于草原、崛起于草原的乳业领军企业来讲,助力昭君文化节,只是其表达对内蒙古热爱之情的载体之一。通过昭君文化节,铺展在我们面前的是几十年来伊利用近乎静默的方式表达着的对内蒙古的深沉之爱及其大爱当道的社会责任感。

  履行职责就是感恩感恩造就卓越

  如今在中国乳业界,以伊利为中心的乳业产业圈是一个漫长的链条,这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上游,近千个大型牧场与上百个“奶联社”,上连数百万农户;每年数百亿个包装,衔接利乐、康美等全球最重要包材商;下游,则是沃尔玛、家乐福、联华、物美等遍及全国的卖场。

  “伊利”人在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双重责任,一是聚合养牛业,使农村千家万户的分散养牛方式在企业的科学运作下扭结成为一个经济发展共同体―――乳品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二是全力发展自己的产品,通过反哺养牛业,形成良性循环格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与广大奶农共同致富的过程中,伊利集团既是服务者,又是引导者,不但积极为奶农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服务,引进科技知识,转变奶农的传统观念,提升奶农的养牛技能,还保证每年投入500多万元用于对奶农的技术服务,新技术推广及培训等。

  在这个过程中伊利集团不断创新,先后实现了从个体散养到“公司+农户”,到“公司+牧场小区+农户”,再到“公司+规范化牧场园区”模式的提升,形成了“以农户养殖为起点,规模化经营为基础,标准化奶站为纽带,企业联农户”的乳业产业化生产模式。在保证了优质充足奶源的同时,也造福了无数的奶农,被中国乳品工业协会作为成功经验在全国行业内推广。

  同时,作为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行业龙头,伊利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也带动着内蒙古全区更多的企业走上了飞速发展、迅速壮大的道路。有资料显示:内蒙古包括伊利、鄂尔多斯等28个农畜产品加工品牌被评为中国弛名商标,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品牌群体不断壮大。目前,伊利、华资等7户龙头企业成为上市企业,其销售收入占百万元以上加工企业销售收入的23%。全区有伊利集团、鄂尔多斯等29户企业成为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其销售收入占百万元以上加工企业销售收入的32.6%。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58家销售收入占百万元以上加工企业销售收入的23.1%。

  自2004年起,伊利连续多年成为“全国纳税500强企业”中惟一一家乳品企业,截至2009年已累计缴纳税收90余亿元,是同行业中纳税水平最高的企业。因诚信纳税,积极履行企业公民行为,伊利集团被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共同评为“A级信用纳税人”。

  伊利的快速发展,根本上改变了内蒙古畜牧业的整体面貌,并与国家退耕还草工程、禁牧工程结合起来,改善生态环境。据不完全统计,伊利带动了500万奶农致富奔小康,累计为奶农发放奶款600多亿元,并以滚动方式累计向奶农发放购牛款20亿元,保证每年投入500多万元用于对奶牛的技术服务、新技术推广、培训。由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的突出贡献,伊利集团被国家权威机构授予“中国十大贡献企业”奖。

  把社会责任当成核心战略回报体现价值

  从营养角度来说,牛奶可以与人的健康划等号,站在国家、民族的高度来讲,牛奶成为一个民族健康水平提升的“关键词”已毋庸置疑。然而据权威调查表明,我国2005年人均占有奶制品量仅有21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而且城乡分布极不均衡,广大农村青少年每天喝到的牛奶不足一杯。

  2006年4月23日,温家宝总理在重庆视察时留言:“我有一个梦,让每一个中国人,首先是孩子每天能够喝上一斤牛奶。”这首先是一位老人对孩子的关爱,更表明了总理对牛奶强壮一个民族提出了新的期望。民族品牌伊利集团责无旁贷,积极倡导参与“一杯奶”工程,填补了国家民生工程的一项空白。被国家认定为“学生饮用奶定点生产企业”以来,伊利集团不断推广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并在这个过程中尤其重视对学生的营养健康教育,以优质、营养健康的学生饮用奶,实现着强健全国3.2亿少年儿童体魄的伟大计划。

  担纲重要的社会责任,这是一个大企业的优良品质,更是一个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明晰的纲领。这也与国家计生委一位领导在“一杯奶”生育工程通辽启动仪式上对伊利的评价不谋而合:喝的是牛奶,孕育的是希望,提高的是素质,振兴的是中华。

  在责任这一永恒的话题前,伊利从来都走在前面。从1998年洪灾到2003年“非典”,从2005年东南亚海啸到2008年初南方的冰冻灾害,从汶川大地震再到今年我国西南地区的干旱灾情及青海玉树地震,伊利集团在公益事业中已投入近7亿元,并与团中央共同成立了“中国青少年发展伊利梦想基金”,启动关爱年轻白领的“关爱精英健康计划”公益活动等。“伊利成就梦想”资助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慈善活动使成百上千的贫困大学生顺利走进校门。

  伊利集团以大爱无疆的责任感与卓越表现荣获了“2008中华慈善奖”这一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中最高级别的国家政府奖项。

  今年4月,伊利在1500万消费者的票选中毫无争议地获得了“最受信赖品牌。”这是来自于千千万万个消费者的肯定,是中国乳业领军企业不断肩负社会责任赢取的尊重。

  内蒙古是伊利的发源地,在伊利的观念中,奉献和利润共存,企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连,草原文化早已经深深的植入了他的内核,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弘扬草原文化、推动首府精神文明的发展一直是伊利积极承担的社会责任。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