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洋奶粉强势难撼 国产奶粉生存状况堪忧(2)

2010/7/9 11:36: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但有关专家表示,尽管近期奶粉原料价格有所上涨,加入运费等上涨了2%~3%,最多不超过4%,这与终端产品价格上涨10%的差距甚大。

  外资图谋行业话语权

  在业内人士看来,洋奶粉集体涨价背后,实际上是显示了洋奶粉在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越来越强的定价权。随着洋奶粉市场份额和行业话语权的加强,未来涨价事件还会时有发生。

  众所周知,在经历三聚氰胺事件后,市场对国产奶粉品牌的信心一度跌至谷底,而这则给洋奶粉布局中国市场提供了很好时机。
 

  三聚氰胺事件之前,国产奶粉还有一定话语权;危机发生后,洋奶粉品牌在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销售总额的比例提升至60%~65%,尤其是一二线城市,洋奶粉已占领了绝大部分市场。

  分析人士认为,在外国品牌的市场操作之下,中国乳业将有可能彻底失去与洋奶粉竞争的能力,重蹈中国大豆及食用油市场被外资控制之路。

  而国产奶粉的整体沦陷,对整个行业发展极其不利。没有本土品牌在价格和销售上竞争,就会导致洋奶粉结成一个价格同盟,操纵整个市场价格。

  近两年奶粉行业出现的调价风潮都由洋奶粉掀起,而国产奶粉作为市场的追随者,只能被动地采取应对措施。

  事实上,洋奶粉基本掌握了中国中高端奶粉市场的定价主导权。首先,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远高于国内众多奶粉品牌。其次,外资在中国中高端奶粉市场上的品牌集中度高,多集中在惠氏、雀巢、雅培、美赞臣等几家洋奶粉品牌;第三,随着人们崇尚健康的意识增强,乳制品的可替代性下降,需求呈刚性,再加上三聚氰胺事件对中国奶粉行业的洗礼,导致洋奶粉的消费市场更加坚定。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月至4月份,中国奶粉进口达到15万吨,超过去年全年进口量的50%,价格同比上涨超过20%;而乳制品进口同比增加30.15%,进口金额同比增长了81.45%。

  今年初进口量大增的背后,反映了进口奶粉在中国奶制品市场上的强势地位,基本上都是国外品牌说了算,国内企业没有话语权。

  施恩(广州)婴幼儿营养品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黄小勇表示,在过去十年内中国奶粉品牌占据了七成以上的国内市场,洋奶粉品牌只占三成。但三聚氰胺事件成为中国奶粉行业发展的分水岭,从此中高端国产奶粉和进口奶粉市场占有份额彻底颠倒过来了。

  国内企业认为,去年是进口奶粉品牌的“布局之年”。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很多国外知名品牌纷纷在中国建立起全国性的市场网络。

  在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外资品牌对二三线市场也趁势而入,开始运作地级以下市场,在这些原来是国产奶粉的主战场上,多美滋、雀巢等外资品牌销量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